肝胃熱寒
2013-12-30阅读:9581 学员编辑 收藏
中醫提出肝常有熱,胃常有寒。
胃為六腑之一,以通為順,以降為和,乃水穀之海。胃主磨,乃多氣多血之腑,體陽而用陰,一受寒涼則氣滯血凝,每每出現疼痛脹滿之症狀。
《脾胃論》曰:「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胃欲熱飲,腸欲寒飲,雖好惡不同,春夏先治標,秋冬先治本……」飲食不節則胃病,易生痞滿氣滯,寒生則易氣滯。寒生則胃中元氣不足,食少而氣短、精神不足。《脾胃論》有云:「人稟天之濕化而生胃也,胃之與濕,其名雖二,其實一也。」胃喜濕潤,濕潤,有水也;胃有濕,故常欲熱飲也。肝,體陰而用陽,屬風木,木中有火,則精血之中有熱氣也。肝者乃春陽發動之始,萬物生長之源,故戒怒養陽,使先天之氣,相生於無窮。肝乃陰之體,陽之用也。陽動則有熱,故曰肝常有熱也。
因此臨床用藥宜溫而不燥,忌動肝火;滋而不膩,避傷胃陽;輕升胃氣,重降肝火;藥取雙向,療效顯著。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