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疾病病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小心掉进输液漩涡
2015-10-19阅读:9406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继毒奶粉之后,近日“刺五加注射液事件”又受到大家的关注。很多人常常错误地认为患病,输液好得更快,误以为输液治病是最好的治疗方法,这是不科学的用药。老百姓需要谨记有病用药要分轻重,不能片面追求。……

不管得什么病,只要一输液肯定好得快——这是我国很多老百姓的“共识”。于是,不少人到医院看病,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不行了,赶紧输液吧”,而不少医生也就乐得顺水推舟。固然,静脉输液的确有其优势。首先,满足了急救的需要,是迅速达到治疗效果的途径。其次,解决了某些病人不能通过胃肠道或其他途径用药的问题。最后,克服了某些药品不能口服的缺陷。但我们不能盲目要求,麻痹大意,这样很容易掉进输液陷阱。

其实静脉输液时,看似透明的液体中存在的不溶微粒就源源地进入了人体。这些微粒是钙、硅、铝等无机微粒及炭黑、纤维、结晶体、玻璃屑和细菌、霉菌芽孢以及塑料、橡胶、中药胶体微粒等。

产生微粒的原因很多:

一是药品和输液器生产包装工艺中带来的,如碳黑颗粒;

二是药物配置、配伍中带来的,如针穿刺瓶塞时带进橡胶微粒、切割安瓿时产生玻璃碎屑、药物不当配伍形成的结晶性微粒;

三是环境因素,如空气中的尘埃、纤维和细菌,通过进气管进入药液,

这些也都是很难避免的。人体最细的毛细血管直径只有4-7微米,当微粒无法通过而堵塞了毛细血管时,易形成肉芽肿。这些变化可发生在全身各组织内,近期国内外大量报道指出,不溶性微粒可导致肾、肺、肠等重要脏器坏死,纤维在体内沉积还可致癌。

误区一:输液能提高吸收速度,病好得快

输液是比肌肉注射、口服吸收速度快,但那也最多是几个小时的区别,相比它所带来的微粒损害、风险和不良反应来说,这几个小时是绝对没有必要去计较的,除非是一些病情严重的疾病,下面也会讲到哪些疾病才适合输液。

误区二:输液效果好,无论大病小病都选择输液

一种药制成什么样的剂型(片剂、丸剂、针剂等),是由药物的理化性质、作用部位等因素决定,药物成分、作用机制、疗效都不会有很大区别,所以用药方法(口服或输液)并没有很大差别,患者使用什么样剂型的药物,是由其具体疾病和病情所决定的。

一般以下病人才会需要输液:

1、危重病抢救以及抗严重感染,或病情发展迅速,需要很高的组织药物浓度紧急治疗时。

2、存在吞咽困难、严重呕吐、腹泻或胃肠道病变严重。

3、胃肠不易吸收的药物,口服会明显降低生物利用度时。

对于像感冒这类疾病,一般不需静脉输液。对付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发烧,最好的办法是多休息、大量喝水、补充维生素C,口服抗感冒药物等。当然,如果高热不退、食欲极差、频繁呕吐、继发细菌感染(如肺炎)时,才应由医生决定是否输液。

很早国外发达国家就提倡尽量不要输液,而且国外的住院患者输液的也是少之又少,而在我国,40位病人有39位就在输液,好像不输液就没有必要住院似的,即使病情不需要输液,他也强烈要求输液,以至于医生为了“满足病人要求”输一些完全可以不需要输的液体。如果全民的的这种健康误区继续蔓延,那么对全民的健康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不容忽视。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