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秋季,肠道寄生虫不可小视
2015-12-23阅读:9273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肠寄生虫除了引发腹痛等症状、造成患儿营养不良以外,还可能阻塞小肠或进入胆道、肝脏,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肠寄生虫病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国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估计,仅蛔虫病,全球的患者就约有13亿人,其中儿童占了大多数。肠寄生虫除了引发腹痛等症状、造成患儿营养不良以外,还可能阻塞小肠或进入胆道、肝脏,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夏季,人们常进食生蔬菜和瓜果。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果菜上面难免带有虫卵,感染寄生虫卵的机会较多,而孩子更易受到虫害。到了秋季,幼虫长为成虫,都集中在小肠内,此时服用驱虫药,可谓是“打个正着”。

怎样使用驱虫药才能既驱走虫子,又不会因为药物副作用损害孩子的健康呢?注意以下4点常被忽视的问题就可做到:

1、驱虫药宜空腹服用驱虫药最好在空腹或晚上睡觉前服用,或于服药前一日给导泻剂,以清除肠道内的食物残渣,使驱虫药能与虫体充分接触。空腹时服用,药物在肠道内的浓度高,可以提高杀虫效果。此外,服用驱虫药后,应多吃一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芹菜、韭菜、白菜、香蕉、苹果等,以利于虫体排出。左旋咪唑类杀虫药服用时可用糖水送下,不仅可以改善口感,也可以增加疗效。

2、驱虫药不宜常服有的家长看自己的孩子身体瘦弱,吃东西不香,就给孩子吃驱虫药。一旦真打出几条虫子,便视为法宝,隔三差五就给孩子吃两片,打打虫子。殊不知驱虫药也和其他药物一样,常服或服用过量都会产生不良反应。很多驱虫药具有糖果的外观和口感,可它是药不是糖,一定要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服药,不要因孩子脸上有“虫斑”、“晚上咬牙齿”、经常“腹痛”等症状就自作主张给孩子服用驱虫药。实际上,这些我们通常认为是感染蛔虫的“证据”,不一定都和肠虫有关。

比如:面部“虫斑”是指出现在孩子脸上的一片或几片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形斑片。民间认为此斑是孩子肚子里有蛔虫寄生的标志,故有“虫斑”之称。其实,“虫斑”是一种皮肤病,谓之单纯糠疹,源于维生素缺乏。而晚上咬牙齿可能和晚餐过饱或临睡前吃东西有关,也不是“有虫”的标志。经常腹痛则原因更多,比如保暖不当引起的肠痉挛等。

3、服药后不会立即排虫有的人服药后一天,就急于检查粪便,若没找到虫体,便认为药效不佳或剂量不够。这种错误观念源于使用传统驱虫药。传统的驱虫药毒性较强,不宜在体内久留,因此与泻药组成复方制剂。这样,驱虫药将虫体麻痹后,借助泻药及肠蠕动将虫体迅速排出体外。而新型驱虫药的药理机制为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吸收,使虫体糖原耗竭,寄生虫无法生存和繁殖。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杀虫机制,使得服药后2~4天才有虫体排出。所以,服药后还要耐心等上2~3天,才能看到“战果”。

4、两岁以下儿童慎服驱虫药两岁以下的儿童,肝脏发育尚不完全。而大多数驱虫药中都含有影响肝功能的成分,服用后会造成孩子的肝功能损害,引起转氨酶升高和厌食症。如果必须服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且应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两岁以下儿童防治肠道寄生虫病的最好方法,就是注意生活卫生,切断接触虫卵的来源。孕妇如需要驱虫,应与医生联系,尽量避免服用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的驱虫药,如左旋咪唑(驱虫速、驱钩蛔、肠虫净都含左旋咪唑)和甲苯咪唑(安乐士、驱虫康、一片灵都含甲苯咪唑),而应改服较为安全的丙氧咪唑。

当然,再好的驱虫药也不如从一开始就预防寄生虫的入侵。平时应搞好周围的环境卫生,保证水源和食物不受污染;从小养成常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水果应尽量削皮或用流动水彻底洗净后才吃。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