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护理治疗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痢疾来袭 按摩保护宝宝
2015-12-24阅读:9665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痢疾是指以腹部疼痛、里急后重、下赤白脓血便为主症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在小儿中比较常见。多发于夏秋季节,冬春两季也可见到。……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主要通过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污染水、食物和手传播,苍蝇来去干粪便、饮食之间,又散播菌痢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有营养不良、患有肠道寄生虫症等身体虚弱者,容易得本病。临床可分急性和慢性菌痢两类。病程超过2个月者为慢性细菌性痢疾。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感受夏秋季节湿热之邪,湿热侵入肠胃,或饮食生冷不洁之物,积滞肠中,或脾胃素虚,大肠功能虚弱,使得风寒暑湿之邪乘虚而入,以上因素作用于肠间使大肠功能受损,传导功能失常,从而出现一系列消化道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大便次数增多量少不爽快,腹部疼痛,里急后重,下赤白脓血粘冬,常伴畏寒、发热、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形体消瘦等。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 患儿仰卧,家长用掌心对准中脘穴顺时针摩动1分钟。

(2)患儿仰卧,家长双掌相叠,掌心对准脐部,轻轻按压并施振颤法1分钟,然后双掌突然提起,如此一按一松,反复操作5~10遍。

(3)患儿俯卧位,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穴各1分钟。

(4)按揉天枢、足三里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湿热痢:是痢疾最多见者,症见腹部疼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发热,口渴不欲饮,小便短赤,纳呆,舌质红,苔黄腻。常用手法加

①清大肠、退六腑各300次,清小肠200次,推下七节骨300次。

②按揉阳陵泉、三阴交穴各20次。

(2)寒湿痢:症见下痢粘滞白冻,畏寒喜暖,四肢欠温,腹痛肠鸣,肢体酸痛,食少神疲、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

②按揉上巨虚、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

(3)疫毒痢:症见壮热口渴,头痛烦躁,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甚则昏迷,舌质红绛,苔黄燥。常用手法加

①清胃经、清大肠、退六腑、清天河水各300次。

②掐人中、拿合谷、掐十宣穴以清醒为度。

(4)虚寒痢:症见久痢不愈,腹部隐痛,口淡不渴,食少神疲,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①补脾经300次,补肾经200次。

②揉丹田100次,后再掌摩3分钟。

③按揉肾俞、命门穴各20次。

(5)休息痢:症见下痢时发时止,日久不愈,发作时便下脓血,里急后重,腹部疼痛,饮食减少,倦怠畏寒,舌质淡,苔腻。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

②推上七节骨300次。

③按揉上巨虚穴1分钟。

(6)噤口痢:症见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隐隐,饮食不进,进食则恶心呕吐,舌质淡,苔腻。常用手法加

①清心经、清肝经各100次,运八卦(内八卦 外八卦)300次。

②按揉委中、承山穴各1分钟。

③掌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摩腹:患儿仰卧,家长单掌置其脐下作顺、逆时针摩腹2~5分钟。

(2)推背:患儿俯卧,家长单掌以掌根从患儿腰骶部向上直推至背部,以透热为度。

(3)点穴:按揉足三里穴3分钟,按揉脾脾俞、胃俞、大肠俞俞、天枢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①高热者推天河水500次,退六腑300次。

②昏迷抽风者掐人中、掐小天心、掐十王交替操作直至清醒。

③久痢体虚揉止痢穴10次,揉二人上马30次,补脾经300次。

生活调理

(1)要隔离患儿至大便正常后1周。对于病儿的碗、杯、筷等用具要进行消毒,衣服和被褥要勤洗勤晒。家长也要经常洗手,以防止传染。

(2)室内要保持安静、凉爽,以给病儿提供良好的休息条件。

(3)要给病儿多喝水,最好是糖盐水、果汁等。对呕吐、腹泻严重的病儿应请医生输液。

(4)及时补充营养和维生素,避免给冷食冷饮等,以免加剧胃肠蠕动。

(5)应密切观察小儿的病情,如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四肢发凉时,要及时请医生诊治。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