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护理治疗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特发性脊柱侧凸矫正有术
2015-12-24阅读:12192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北京协和医院骨科邱贵兴教授等通过14年的特发性脊柱侧凸系列研究,提出了特发性脊柱侧凸新分型方法——PUMC(协和)分型系统,对临床诊治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另外还在该疾病的病因及临床治疗研究、相关器械研发等方面均有创新。该系列研究成果日前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特发性脊柱侧凸约80%见于青少年,严重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由于患者大多数处于生长发育期,手术矫形不当将影响脊柱的发育,甚至加重畸形。特发性脊柱侧凸又是非常复杂的三维脊柱畸形,对其中不同类型的手术治疗方法和融合范围均不尽相同。因此,其分型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

邱贵兴教授等在建立大型脊柱侧凸数据库(3000余例)的基础上,提出了特发性脊柱侧凸的PUMC分型系统。该系统按照世界脊柱畸形研究协会(SRS)定义,根据顶点的数目将侧凸分为三个主型,每型中再根据冠状面、矢状面和轴状面三维畸形特点分为不同亚型,共计13个亚型。与之相比,国际通用的King及Lenke分型方法均有不足。King分型主要以胸弯分型为主,而且以冠状面为标准。Lenke分型未考虑侧凸在横断面上的畸形,而且分型复杂,临床实际操作有难度。PUMC分型系统则充分包容了侧凸的畸形特点,也比较符合临床疾病特点,而且便于记忆,是一种较为全面的分型方法。该系统每一种分型均有相应的规范化治疗原则,临床应用后手术平均矫正率67%,失代偿率0.2%。

此外,该系列研究发现椎间盘和椎旁肌内Ⅸ型胶原、Bcl-2蛋白、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等的基因表达异常可能与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病相关;开发应用了Zebris无创检测系统和支点弯曲像对患者进行评估;探索了支具矫形、三维矫形手术和严重僵硬性脊柱侧凸的前后路一期矫形手术,支具治疗有效率为88%,手术矫形前路和后路矫正率达73.5%和64.4%,前后路一期严重侧凸矫正率达45.3%;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