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新生代遭遇“生育恐惧症”
2015-12-24阅读:9042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房价偏高,消费高涨,不少年轻人都当了房奴,如果再生了孩子担子就更重了,一些新生代的年轻人也因此有了“生育恐惧症”。……

房价偏高,消费高涨,不少年轻人都当了房奴,如果再生了孩子担子就更重了,一些新生代的年轻人也因此有了“生育恐惧症”。“培养一个孩子至少要几十万”、“父母对孩子只有付出,一辈子都得为孩子操心”、“现代社会压力太大,当房奴再生孩子就是孩奴了”……这些都是有“生育恐惧症”的年轻夫妻们所持的理由,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人并不是决心不生孩子,而是处在生与不生的矛盾之间煎熬着。

长辈认为:养育孩子是责任

对于一些新生代的这种想法,做长辈的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生养孩子虽然很累,但是孩子带来的喜悦是任何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这也是人类必须承担的责任。孩子第一次笑、第一次说爸爸妈妈、第一次走路,都会给父母带来无比的惊喜,这是别的物质或精神上的东西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孩子长大一些,知道关心父母的时候,父母更会觉得有一个小生命时刻牵挂着的感觉是非常好的,尽管孩子会占用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让人觉得没有自己的时间,但是孩子也是生活和奋斗的目标,否则人生早晚会觉得空虚。

关于培养孩子费用太高的问题,长辈则认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条件远不如现在,不要说当房奴,他们很多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都是跟老人住在一起,孩子也多是老人帮助照看。可现在的年轻人都要自己买房子,给孩子也都买最高档的物品,还要雇月嫂、保姆等,当然会觉得费用太高了。其实如果适当地给孩子买各种用品,不单纯追求高档和奢侈,也不盲目地攀比学别人雇保姆,根本不会出现养不起孩子的问题,他们觉得是年轻人养育孩子的观念变了,而不是真正的养不起。

新生代夫妻:当了房奴不想再当“孩奴”

马女士结婚已经3年多了,一直没有生孩子,她说这主要与经济条件有关,她家的房子只有50多平方米,如果生了孩子就会显得房子太小了。但锦州的房价越来越高,换大房子只有贷款,她和爱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只有2600多元,除去房贷每月也就剩1000多元,要是再养孩子恐怕不够,因此他们推迟了生育计划,想等手里积蓄多一些再考虑。

马女士的情况是经济收入不高的年轻人不愿生孩子的典型写照,现在锦州也确实有很多这样的年轻人,做着收入不高的工作,背着房贷,迫于现实不敢生孩子,只能将此事一拖再拖。

另外,一些年轻人则是因为养育孩子太累太操心而不愿生孩子,抱有这种想法的多是从小没吃过苦的新生代,他们不愿意为孩子付出。他们觉得现在养一个孩子的费用也很高,教育支出和购房支出占了最大的比例,至少得几十万才能培养一个孩子。所以更多的人则是因为现在房价、物价的高涨、生活压力日益增大而不愿生孩子,当了房奴不想再当“孩奴”。

专业人士:提倡年轻人转变观念

从事三十多年教育工作的退休校长任老师认为,之所以不少新生代的年轻人产生“生育恐惧症”,主要与他们的观念有关。年轻的父母千方百计地给孩子买最贵的奶粉和食品,从小就给孩子穿名牌服饰,刚会说话就去早教班、特长班,刚上幼儿园就参加各种补课班,上小学中学还要让孩子进最好的学校,为此又是买学区房又是买车接送,如此培养肯定是花费很高。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就是想给自己孩子最好的一切,让孩子有更好的前途,不过这些不一定非用高消费来打造。比如孩子小的时候多吃些营养品是必要的,但不一定非要选最贵的,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而过早地参加各种补课班也未必适合所有孩子,压力太大还可能让孩子厌倦学习,起到相反的作用。再有孩子穿名牌的问题,也是现在比较普遍的,其实这也没必要,很容易养成孩子讲攀比的心理,对其成长也不利。

任老师觉得,只要年轻人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生养孩子的问题,这并不是什么难题,更没必要恐惧,吃必要的营养品,穿的方面不必追求名牌,培养孩子良好的物质观念。如果家庭负担较重的可尽早建立教育基金等,这样也能储存孩子将来的学费。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