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切鸡不吃或少吃
禽肉煮熟、煮透后,通常不会导致禽流感病毒传播。但如果病禽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很可能进入人体。白切鸡的加工方法有可能没有完全煮透,这样如果此鸡“生前”感染禽流感病毒,在烹饪过程中,病毒可能没有完全被杀死,就有可能进入人体。但如果存活,会否通过消化道传入人体各 组织中、病毒在人体是如何运作的,这些机理现在都还不清楚。在此情况下,应尽量食用一些煮熟、煮透的食物,少吃或不吃白切鸡。
多摄维生素C
禽流感的高危人群包括饲养员、屠宰工人等经常与活禽密切接触的人,以及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儿童、慢性疾病患者,特别是12岁以下的儿童。饲养员、屠宰工人在工作场所应穿防护服、佩戴防护用具,工作前后彻底消毒;老年人、儿童、慢性疾病患者应避免去菜市场等活禽较多的场所,并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和药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
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类的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 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人感染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禽流感病毒对鸡和火鸡的致病性的不同,分为高、中、低/非致病性三级。
禽流感的高发人群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高危人群是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老年人、患有慢性基础疾患(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孕妇一旦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易使病情加重。
禽流感的危害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的毒型决定的。
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最近国内外由H5N1血清型引起的禽流感称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