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运动神经元病人的病情是脾虚所弱型、脾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血不足型、气血两亏型、心血不足型、肺虚痰湿型等哪种类型,都应该少食寒凉,多食温补。例如:芥菜、绿豆、海带、紫菜、西泮菜、白菜、黄花菜、西瓜、苦瓜、冬瓜等都属寒凉食品,病人尽量避免服食。
积极开展体育锻炼,以增强我们的提示,避免罹患感染性疾病,预防感染性疾病。
尽量避免哪些有害的金属污染,保护环境,提高饮用水质量。
加强功能锻炼,定期复查。避免近亲结婚积极进行婚姻前、产前检查和优生优育咨询。
运动神经元病是以损害脊髓前角,桥延脑颅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为主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以上或(和)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瘫痪为主要表现,其中以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受损者为最常见。如说话不清,吞咽困难,活动困难、呼吸困难等等。最后在病人有意识的情况下因无力呼吸而死。所以这种病人也叫“渐冻人”。
诊断鉴别: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1、颈椎病:上肢或肩部疼痛,且呈阶节段性感觉障碍,无延髓麻痹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胸锁乳突肌肌电图不受累及予以鉴别。
2、脊髓空洞症:本病的特征是节段性,分离性痛温觉缺失;依据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颈脊髓磁共振(MRI)可见空洞。
3、脊髓肿瘤和脑干肿瘤:不同程度的传导束型感觉障碍,腰穿示椎管阻塞,椎管造影,CT或磁共振(MRI)显示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4、重症肌无力:同样重症肌无力易影响延髓和肢体肌肉,但是重症肌无力有波动性等易疲劳现象,一般不难于鉴别。
5、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临床上极似运动神经元病,主要鉴别是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影响,尤其是发现的多灶性点状髓鞘病变,另外此组病人脑脊液中抗GMI抗体增高的阳性率更高,有时需长时间随访,才能做出鉴别。
本病多发于中年,男性多于女性。隐袭起病,病程进展缓慢,也有呈亚急性进展。病程多为2—8年,最后死于并发症。临床根据肌萎缩、肌无力和锥体束征的不同组合分为4型: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其中最常见的MND类型是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并发症:本病为一进行性疾病,但不同类型的病人病程有所不同,即使同一类型病人其进展快慢亦有差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平均病程约3年左右,进展快的甚至起病后1年内即可死亡,进展慢的病程有时可达10年以上,成人型脊肌萎缩症一般发展较慢,病程常达10年以上,原发性侧索硬化症临床罕见,一般发展较为缓慢,死亡多因球麻痹,呼吸肌麻痹,合并肺部感染或全身衰竭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