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以病情迁延、长期消化不良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腹胀,稍微多食则腹胀更明显,口淡无味,胃脘部隐痛不适,疲乏,消瘦,纳差,贫血等,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等的范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免疫因素、胆汁反流、生物因素、药物因素以及相关疾病的影响相关连,中医认为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脾胃虚弱、先天不足等有关。
藏医治疗
针对胃热:胃热炽盛,则腐熟功能过于亢进,可出现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症,热盛火炽,多消烁津液,而致燥热内结, 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引饮、大便秘结等症。甚则耗伤阴液而致胃阴虚。胃火上炎,可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症。胃火循经上炎,或为齿痛龈肿,或为衄血,火热灼伤胃之脉络,则血上溢而为呕血。
高原藏医针对胃热用药建议如下:
【藏药名称】仙露二十五味马宝丸
【适 应 症】急、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胃窦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炎、结肠炎等 针对胃寒:胃寒指脾阳虚衰,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病症。症见胃脘疼痛,得温痛减,呕吐清涎,口淡喜热饮,食不化,舌淡苔白滑。治宜暖胃散寒。
高原藏医针对胃寒用药建议如下:
【藏药名称】仙露帕朱丸
【性状】 棕灰色水丸,气微,味辛、酸。
【适应症】急、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糜烂性胃炎,胃窦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穿孔,胃肿瘤,胃肠道间质瘤等。
中药处方一
【辨证】气滞阴虚。
【治法】理气,养阴。
【方名】养胃理气汤。
【组成】炒白芍15克,乌梅肉15克,北五味15克,佛手10克,丁香10克,苏子10克,苏梗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个月为1疗程间休息3-7天。
【出处】张笑平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乃胃中有热,肠中有寒,寒热错杂。
【治法】辛开苦降。
【组成】黄芩10克,马尾连6克,姜半夏10克,党参10克,炮姜炭5克,木香6克,炒白术10克,香附10克,延胡索5克,炒川楝子10克,焦三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董建华方。
1.少量多餐,每日6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可适量增加醋调味并助消化。
2.进食含优质蛋白质及铁丰富的食物。进食新鲜绿叶蔬菜,如番茄、油菜、菠菜、胡萝卜等。进食肉汁及浓肉汤有助于胃液分泌。
3.对于急性胃炎。应去除病因,卧床休息,禁食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或药物,酌情禁食或给予流食,对有出血者,予以止血治疗。
4.细嚼慢咽对消化绝对有帮助,你应该彻底咀嚼食物,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用餐时避免有压力,可以使你的消化作用有一个好的开始。
5.注意饮食调理养护,有规律地定时定量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切不可饥一顿饱一顿或不吃早餐,尤其应避免暴饮暴食。
6.食物要选富有营养、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你可以吃煮熟的粟子、大米粥、羊奶、酸乳、白乳酪、开菲乳。如果症状严重,吃一些软性食物,例如米汤、酪梨、香蕉、马铃薯、南瓜类。将所有蔬菜搅碎,再烹调。偶尔,吃一些蒸热的蔬菜,例如红萝卜、胡萝卜及绿花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