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饮食要遵医嘱给予饮食,饮食要以稀软开始到体内逐步适应后再增加其它饮食。应注重不要吃过多的油脂,要合理搭配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食物,患者应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及轻易消化的食物经过合理的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调,尽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使患者饮食中的营养及能量能满意机体的需要。
2.1、注意饮食:发热期间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热退后改用普食。耐心喂养,对有吞咽困难及食后呛咳者,采用拍背、体位引流法防止窒息。严重病例鼻饲,每周更换1次鼻饲管。还可静脉供给营养。
2.2、做好口腔护理:待吞咽功能恢复时,先试喂少量开水,再慢慢增加食品数量及种类,以训练患儿的吞咽功能。
2.3、注意皮肤:患儿多汗长期卧床,须保持皮肤清洁,定时更换体位,动作轻柔,以免加重疼痛。受压部位及骨突处应用50%乙醇每日按摩2次,改善局部血循环,必要时使用气圈或海绵垫,防止褥疮及坠积性肺炎。
2.4、注意卫生: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小孩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的良好习惯,平时应注意孩子的衣物、床单、玩具、用品及餐具的消毒(煮沸15分钟或日光曝晒两小时)。另外,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也是切断传染源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 以下简称polio)又名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造成弛缓性肌肉麻痹,病情轻重不一,轻者无瘫痪出现,严重者累及生命中枢而死亡;大部分病例可治愈,仅小部分留下瘫痪后遗症。
高发人群:多发生在5岁已下小儿,尤其是婴幼儿。
危害:小儿麻痹的瘫痪随病毒损害的神经部位不同而不同,如最常见的是侵及脊髓神经,常累及四肢肌群、呼吸肌、颈、腹、背、腰等处;如侵及延髓的呼吸与循环中枢或吞咽、咳嗽的神经,则可发生呼吸与循环衰竭,吞咽困难,食物呛入;如果侵及整个大脑,便可发生昏睡、意识不清、抽搐、昏迷。因此感染小儿麻痹即使能及时治疗不致有生命危险,也常常遗留下难以治疗的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