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适宜:
1.1、多吃高维生素C含量的食物。
1.2、多吃含有茶多酚的食物。
1.3、多吃含有氨基酸的食物。
1.4、多吃五谷杂粮。
1.5、多吃高纤维素食物。
饮食禁忌:在饮食方面限制钠盐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热量。
2.1、斜坡卧位,卧床休息。
2.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有水肿时给低盐饮食。
缩窄性心包炎是由于心包慢性炎症所导致心包增厚、粘连甚至钙化,使心脏舒张、收缩受限,心功能减退,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多数由结核性心包炎所致。急性化脓性心包炎迁延不愈者约占10%,其他亦可由风湿、创伤、纵隔放疗等引起。早期施行心包切除术可避免发展到心源性恶液质、严重肝功能不全、心肌萎缩等。积极防治急性心包炎可以避免发展至心包缩窄。
高发人群:无特殊发病群体。
危害:
1、慢性心脏压塞
缩窄性心包炎的心包由于慢性炎症而僵硬度增加,心包不能扩张而使心包内压和心腔内压显着升高,一旦心包内压力上升达到右心房和右心室舒张压水平时,心脏跨壁压下降接近零,出现心包压塞。
2、心源性肝硬化
占所有心源性硬化的16.6%;由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时,肥厚、僵硬的心包限制心脏充盈,使右心室舒张压及右心房压升高,肝静脉回流受阻,血流在肝静脉窦停留时间延缓。加上心输出量减少,血氧饱和度降低,肝小叶中央区含氧量进一步减少,该区肝细胞萎缩以至消失,慢慢形成肝脏内网状支架的塌陷与纤维组织增生。随着时间的延长,纤维化向邻近的小叶发展并与邻近的中央静脉周围纤维组织彼此连接起来,包围原有的门脉区,形成反常小叶,该病变被认为是心源性肝硬化的病理特征。缩窄性心包炎时肝细胞缺氧是缓慢而不完全的,故不发生急性广泛的坏死或大量坏死,炎症反应较轻,无明显肝细胞增生。
3、肺动脉狭窄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由于心脏四个瓣环的部位(房室沟部)为心脏运动度最大的部位。心包炎时此处的心包壁、脏层的摩擦最大,因而炎症反应强烈,易发生纤维化、钙化,甚至环行束带,降低心脏的舒缩功能。因此,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可发生类似肺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4、心律失常
与交感神经兴奋、心房扩大、心外膜炎症、心肌缺血以及机械性压迫等有关。多为房性心律失常、窦速、室早,也可并发束支传导阻滞等。
5.心肌缺血
心包炎可并发心肌缺血,这是由于:
5.1、冠状动脉痉挛:可能与心包炎症刺激心外膜冠脉及心包积液时心包腔内具有扩张血管作用的前列环素的浓度降低有关。
5.2、增厚、钙化的心包膜压迫冠状动脉。
5.3、心脏压塞时冠状动脉血流减少。
5.4、药物对心肌的毒性作用等。
6、心房内血栓形成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时,由于心房显着扩大、心室充盈受限,心房血流缓慢,加上易并发房颤导致血液在心房内淤积,容易形成血栓并发症,血栓可达到几乎填满整个心房的程度。患者可表现为肺或体循环栓塞的症状。可反复多次发作。
7.蛋白丢失性肠病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时体循环静脉压升高,肠黏膜淋巴管因回流受阻而扩张,淋巴液渗漏于肠腔内,淋巴液中的蛋白质或乳糜微粒丢失即造成大量蛋白质的丢失。患者表现为重度水肿、有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全身乏力、贫血、抽搐等全身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