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泪囊炎以局部应用抗生素眼液治疗为主,3~4次/天,滴药前挤压排空泪囊内分泌物,使药液被吸入泪囊;急性泪囊炎除局部应用抗生素眼液外,应全身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一般情况下,通过治疗,脓性分泌物可以消失,但不能解除泪道的阻塞,停药后泪囊炎的症状会再次出现并反复。
1、头孢氨苄胶囊
本品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本品为口服制剂,不宜用于重症感染。
用法用量:成人剂量:口服。一般一次250~500mg,一日4次,高剂量一日4g。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的程度,减量用药。单纯性膀胱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及链球菌咽峡炎患者每12小时500mg。
2、盐酸米诺环素胶囊
本品适用于因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淋病奈瑟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梅毒螺旋体及衣原体等。
口服。成人首次剂量为0.2克,以后第12或24小时再服用0.1克,或遵医嘱。寻常性痤疮每次50毫克,一日2次,6周为一疗程。肾功能损害患者:肾功能损害患者用药,其24小时内的日总剂量不应超过200mg。
3、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片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眼、耳、鼻、口腔感染:眼睑炎、睑板腺炎、泪囊炎、外耳道炎、中耳炎、副鼻窦炎、牙周炎。7.其他:乳腺炎、外伤及手术伤口感染。
口服,成人一日0.3~0.45g,分2~3次服用。严重感染者一日0.6g,分2~3次服用。
1、清热宣肺汤
【组成】炙麻黄、杏仁、桔梗、菊花、密蒙花各3克,生石膏9克,皂角刺、白芷各6克,木贼草4克,炙甘草2克(1岁以下小儿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宣肺,排脓解毒。
【方解】肺主气,司呼吸,主宣肃,开窍于鼻,本病多因鼻泪管阻塞不通所致。故方用麻杏石甘汤清热宣肺;加皂角刺、菊花、木贼草、密蒙花、白芷排脓解毒。从肺论治,亦收良效。
2、止泪汤
【组成】熟地15克,当归12克,车前子,菟丝子(包)、女贞子、枸杞子各15克,菊花10克,北细辛3克,川芎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益肝肾,祛风止泪。
【方解】方中以熟地滋阴补血;当归补血活血,促进循环,促进细胞生长;菟丝子滋补强壮,调整内分泌功能;女贞子、枸杞子滋阴养血,补益肝肾;车前子与菟丝子,熟地相伍,对迎风流泪的治疗有协同作用;白芷与细辛芳香通窍,为治眼迎风泪下之要药;川芎引药上行;菊花清肝明目。诸药配伍,共奏补益肝肾、祛风止泪之功。
3、见风流泪方
【组成】生石膏20克,黄芩、瓜蒌仁、白菊花各6克,细辛3克,车前子10克(包煎),焦栀子5克,川黄连3克,羌活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降火,清肝止泪。
【方解】心肺有热,兼挟风邪。故方用生石膏、焦栀子、川连清热降火、止泪为主药;辅以羌活、菊花、细辛疏风平肝清热;佐以黄芩清热燥湿而止泪;瓜蒌仁清火化痰、润肺下气而通便;车前子利尿渗湿、清肝明目。诸药协用,共奏清热降火、清肝止泪之功。
1、忌过食辛辣炙煿等有刺激性的食物,特别是素患眼疾者,更需注意,以免脾胃蕴积湿热,引发眼病。
2、避免过度视力疲劳。用眼应以不觉疲倦为度,并注意正确的用眼姿势,距离、光源是否充足等。每用眼一小时左右,让眼放松一下,如闭眼养神、走动、望天空或远方等,使眼得到休息。尽量不要长时间在昏暗环境中阅读和工作。
3、坚持定期按摩眼部。可做眼保健操进行眼部穴位按摩,如按摩晴明穴、横竹、瞳子骨、太阳、医风等穴位。通过按摩,可加速眼部血液循环,增加房水中的免疫因子,提高眼球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