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手法治疗:
1、婴儿期间应采用单纯手法治疗,由家长学会操作。不宜在麻醉下强力扳正,否则可损伤胫骨下端骨骺。若效果不理想,6个月后可采用软组织松解术。
2、对1~3岁患儿可在全身麻醉下手法扳正,或加用软组织松解术,然后在矫枉过正位给予石膏固定。对少数矫正效果不理想或严重畸形者,可采用跟骨楔形截骨术等骨关节手术。
3、对3岁以上患儿行手法治疗已很难奏效,应根据畸形和僵硬程度选用软组织松解术、肌腱移位术、截骨矫形术等手术治疗。
4、10岁以上患儿,一般骨骼畸形已比较明显,需要做跟骨截骨术、跗骨部三关节融合术、胫骨截骨术(纠正胫骨内旋畸形)等矫正手术,但往往需要同时加用软组织手术。
5、在成人患者,对于不是很严重的畸形,可以采用三关节融合术和软组织松解术,在30岁以前手术仍可获得满意效果。对畸形严重、疼痛、足外侧胼胝感染等患者,做Syme截肢后装配义肢,效果可能比勉强行矫形手术好。
尚不明确。
1、手法按摩:包括手摸心会、按摩推拿、拔伸牵引、提按端挤、旋转屈伸五个步骤,手法按摩时应循序渐进逐步纠正骨错位、骨畸形,每日一次。
2、可塑形外夹板固定:包括可塑形外夹板、杉木夹板、棉垫、绷带、胶布、外展垫、泡沫垫等器材,通过调整可塑形夹板固定的角度,增加踝、跗、趾关节的活动度,纠正足内翻畸形。
3、中药熏洗:每天早晨拆除外固定后,把中药外洗液放入足浴机中,患儿将患足(也可将健足)放入足浴盆内熏洗30分钟,熏洗范围为患肢膝关节以下,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4、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分为局部锻炼和器具锻炼,局部锻炼是走一线直路、下蹲、爬楼梯、踢腿;器具锻炼是站三角斜坡板、外展木板、斜坡滚动式板、踏自行车踩车等,每日1次,每次30-40分钟,功能锻炼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目的是预防肌肉萎缩,增强下肢肌力,增加关节的活动功能,巩固临床治愈后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