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茶道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花草茶食疗的来源于普及介绍
2016-08-27阅读:9357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茶道养生频道为您介绍花草茶食疗的来源于普及介绍,更多有关花草茶食疗的来源于普及介绍方面的内容请继续关注小编或者站内搜索。……

花草茶食疗的来源于普及介绍

中国人爱吃,中国人会吃,中国人更讲究吃,吃得好是基本,吃得妙是要求,吃得全身舒坦是每个中国人的追求。色、香、味俱全是每个厨师的目标,可对广大老百姓来说,却是要吃得有滋有味,而且还要吃得有利于身心健康。这才是中国人讲究吃的精髓所在。

由于饮食的品类多而且广,并各有各的宜忌,因此,清代的一位食疗专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损益的角度,对古代养生健体诸食物的特性作了概括性的论述;他说: “ 医家谓枣百益一损,梨百损一益,韭与茶亦然。余谓人所常食之物,凡和平之品,如参、苓、莲子、龙眼等,皆百益一损也;凡峻削之品,如槟榔、豆蔻甘草、酒等,皆百损一益也。有益无损者惟五谷。

中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养生之道”即是道教所创造并加以推广的。)。道教的典籍《化书真人谭景升撰写)的“食化”项中如此说到: “一日不食则惫,二日不食则病,三日不食则死。民事之急无甚于食。”同样的内容,在南宋初期的曾糙的《道枢》中也有记载。《道臧》中有关食疗的记载亦是比比皆是。

生于斯,长于斯的道教如此看中饮食,并没有因为自身宗教的因素而否认“人之大欲”的饮食,反而将其上升到了医疗保健、修炼长生的地位。那么来自西域的佛教对中国的饮食文化就没有发言权么?答案是:否。不但如此,佛教对饮食文化,对中国的食疗医术影响还相当的大。佛教讲究因果报应,遵“五戒”,而“五戒”中的第一戒就是“戒杀生”。很自然地佛教徒逐渐成了中国第一批“素食主义者” (意指不但自己坚持吃素食,而且还宣扬素食的好处,而并非是指吃素而已)。实践结果表明,长期吃素的佛教徒的寿命比普通人都要长,这样一来,使得中国人也逐渐意识到了素食对人身体的好处,再经过一代代的智慧之士的总结创新,中国的食疗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中国的饮食文化、食物疗法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又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也正是由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非本书此章所能涵盖说透的,而作者也并非是这一方面的专家,只得借用大方之家所言。并且在接下来的内容中着重阐述饮食文化中的茶食与茶疗文化,冀求读者能从中得一二有用之言。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