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的频率可以反映你的健康状况,一般来说,心跳较缓的人身体素质较好,寿命也会相对较长。心跳较快的人们,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11种有利于心脏的运动,关注健康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1、散步
推荐频度:每周5次,每次1~2小时,每次约3~5千米。
散步的要点在于要手脚并用,上肢和下肢并用协调一致。北欧人散步时喜欢双手使用类似滑雪杖的手杖,这样既可防止滑倒,又可使上下肢协调运动,大家可以效仿。
2、快步走
推荐频度:每周5次左右,时间在30分钟以上,每天步行约3千米。
每小时3千米左右是散步,而每小时在4.5千米左右则是快步走。快步走也可双手使用手杖,使运动更协调平稳。
3、慢跑
推荐频度:每周5次左右,至少30分钟,每分钟心跳数不超过180减去年龄。
跑步会调动全身的
肌肉群运动,能够增大心脏容积,增加血液总量,提高毛细血管的密度,为身体提供更丰富的营养。
4、游泳
推荐频度:每周2~3次,每次不超过1.5~2小时。
游泳可增加呼吸系统的机能,扩大胸腔活动幅度,增大肺的容量。
5、跳绳
推荐频度:每周5次,每次10~30分钟。
跳绳是近年国外一些健身运动专家格外推崇的有氧运动。不仅能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还能增强人体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6、爬楼梯
推荐频度:每周三次以上,每次15分钟以上。
瑞士的研究显示:坚持12周爬楼梯而不坐电梯,能减少心脏病风险。但膝关节不好者不适合此项运动。
7、骑自行车
推荐频度:每周骑行3次,每次骑车至少30~60分钟,每次骑行10~20千米以上。
骑自行车时,血液重新分配,下肢的血液供给量较多,心率的变化也因踏蹬动作的速度和地势的起伏而不同。反复练习,能使心肌收缩有力,血管壁的弹性增强。
8、太极拳
推荐频度:每周5次
太极拳的动作舒展缓慢,使心脏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会加快心律,加重心脏的负担。
第三类人:心脑血管疾病者
控制运动强度
对于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的朋友,同样推荐做上述有氧运动,但强度应低于正常健康人群,他们运动时适当脉率为:(170-年龄)×(60%~70%)。
9、高血压患者
适当运动有助于高血压病的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可选择体力负担不大,动作简单易学,不过分低头弯腰,动作缓慢有节奏、竞争不激烈的项目,并量力而行,由简单到复杂。
运动治疗是高血压病治疗的辅助方法,不能替代药物。如果患者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晕眩、头痛、恶心、呕吐、明显的心绞痛等症状,要暂停运动。
10、糖尿病患者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与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一样重要。
糖尿病者最好选择有减重作用的运动,健走是最理想选择。运动时间最好在饭后1~2小时,每次约30分钟到1小时,一周坚持至少3次。
11、心脏病患者
研究发现,冠心病病人运动锻炼一段时间后,心肌供血情况改善。
对没有运动习惯的心脏病患者,根据个人身体情况慢慢延长运动时间,一般运动时长为20分钟到1小时为宜。运动过程中应能确保正常的谈话,如谈话时感到气促,说明强度过大,应加以调整。为保证安全,跟亲人朋友一起锻炼也是不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