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症状库 >> 症状知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自我残伤行为诊断详述
2015-10-23阅读:9434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自我残伤行为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常见形式包括:撞头,咬手,过度摩擦和抓挠身体。

首先,为了详细描述患者的自残行为,探索行为与生理,社会环境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需要进行相关的生理机能分析(Wacker, Northup & Lambert, 1997)。包括如下项目:观察人群; 自残行为之前, 之后和过程中具体表现; 行为发生时间和地点。获得的相关信息可望解释自残行为的原因。

数据收集之前,决定调查分析的具体行为十分重要。分析的重点应为一种具体行为(例如,咬手腕)而不是一类行为(例如,自残)。如将几种具体自残行动归为一个大类,会对每种行为的不同起因分析造成困难。例如,一个孩子的自残行为包括咬手腕和过度抓挠身体,这两种行为分别是由不同原因造成的(Edelson, Taubman and Lovaas, 1980)。前者可能是灰心沮丧的反应,后者可能是自我激励的一种手段。

数据收集过程之中,自残行为的显著特点应予以记录,例如发生频率,时长,严重程度。患者所处的客观和社会环境情况也应记录。客观环境项目包括:背景(教室,食堂,操场);光线(自然光,白炽光);声音(修草机,其他孩子的尖叫)。同时记录环境中其他人的姓名或代号,例如,教师,父母,工作人员,访问者,其他学生/患者。记录的其他要素还包括每天具体时间和每周具体时间。

自杀行为包括自杀姿态,自杀企图与既成自杀。显然不可能实现的自杀计划和举动常被称作自杀姿态;它们主要是表示一下意愿而已。然而,对于自杀姿态也不可掉以轻心;它们是强烈的呼救信号,必须予以彻底检查,设法治疗,缓解痛苦,预防下一次的自杀企图,尤其应引起注意的是20%的企图自杀者会在1年内再次尝试自杀,其中10%的人最终以自杀了结了生命。也许因为行为者自我毁灭的意愿较轻,较含糊,犹豫不决或者行动的致命能力较低的缘故,自杀企图是一种不成功的自杀行动。大多数企图自杀者在寻死的问题上都存在矛盾心理,自杀企图可能是在祈求帮助,强烈的求生欲望挫败了自杀企图。既成自杀以死亡告终。既成自杀与自杀企图间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因为自杀企图也包括那些决定寻短但由于被及早发现或抢救及时而未亡者的行动,而且也有自杀企图者失手造成致命的既成自杀。

自我毁灭行为有直接的(通常包括自杀意念,自杀企图与既成自杀)也有间接的(特征是虽无寻短见的意图,却从事危及生命的冒险行为,常常无意识地反复实施,最终可能自我毁灭)。间接性自毁的行为有饮酒过度,药物滥用,大量抽烟,过量饮食,忽视健康,自伤,多次手术癖,绝食,犯罪行为以及驾车鲁莽等。

针对引起自残行为的病因进行预防,例如:一些体内钙含量不足的孤独症儿童时,他们原有的捅眼睛的行为,随着钙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同时,语言功能得到增强。干预手段营养及药物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生理机能异常,从而减少自残行为。特定药物可以增加血清素或者降低多巴胺,然而圣地亚哥孤独症研究中心接到的成千上万份家长报告,证明在服用了维生素B6,钙口服药剂和DMG之后,儿童患者的自残行为明显减少,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完全消失。这些报告还显示,如果对儿童饮食进行控制,例如不进食谷胶类或含奶蛋白的食品,他们的严重行为问题很快减少;不再进食某些引起过敏的食品也能收到同样效果。

多些关注儿童,尤其有自残行为的人群,给予关心并与其交流,排除各种引发的缘由。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自我残伤行为的诊断,自我残伤行为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自我残伤行为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小编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