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秋季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秋季,秋季发烧
2016-10-31阅读:10302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秋季发烧的原因
二、秋季儿童发烧怎么办
三、发烧不能吃什么食物

秋季发烧的原因

1、秋季发烧原因之感冒

秋季宝宝容易感冒,不论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细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症状不一,发烧、食欲下降、肠胃不适、拉肚子、耳鼻喉等问题都有。

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但若照顾不当,并发中耳炎、脑炎、脑膜炎等,就会有高烧39℃以上的危险。

秋季发烧的原因

2、秋季发烧原因之耳鼻喉发炎

秋季干燥,宝宝容易上火,耳鼻喉的问题通常会有发炎现象,所以会有红肿的产生,是一种病毒感染。症状多变,常见的有发烧、咳嗽、流鼻水、喉咙红肿(宝宝通常不愿意进食)等。

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该疾病容易并发中耳炎、耳突炎、肺炎等,也会有高烧39℃以上的危险。

3、秋季发烧原因之脑炎

头部的发烧问题,除了病菌的感染以及感冒引发原因之后,还可能是头部的相关问题引发的温度升高。比如脑膜炎引发的发烧问题。当孩子的年龄是三岁以下,就更加可能出现脑膜炎的问题。脑膜炎比较明显的症状就是高烧,比如孩子的体温会持续在39度以上,还可能伴随一些症状,比如身体的抽筋以及食欲底下等等。

要是孩子出现了脑膜炎的相关症状,需要到大医院介绍检查和治疗,检查的方法就是抽脊髓进行检查,这种问题极为严重,不能忽视,关系到孩子的脑部健康,千万要及时就医,不能耽误。

在治疗的方法上,除了选择药物治疗,还会选择适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的时间会比较长一些。

秋季儿童发烧怎么办

秋冬季节,孩子容易发烧。其实发烧不是一种病,很多病都会引起发烧,特别是感染性疾病,但发烧本身不会导致太大的问题。发烧后,孩子精神状态好,可以在家观察;精神不好的,一定要到医院,让医生来排除原因。

秋季发烧的原因

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

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孩子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孩子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一定不能让孩子正对着空调和电风扇降温。

减少衣物为孩子散热

作为父母的在孩子发烧时,通常都会让宝宝多穿衣服或者用袜子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认为把汗“逼”出来就会好了。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正确。减少衣服来散热是一种物理降温法,当然,前提是不要让孩子着凉了。

物理降温

将孩子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孩子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多补水

补充大量的水分不可少,切记不可乱吃药。孩子发烧时呼吸快,出汗多,使得身体的水分大量丧失。为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增加尿量,既可降温也可以促进排出体内毒素。

发烧不能吃什么食物

大多数人认为发烧时吃鸡蛋,不但清淡容易消化,而且还有营养,对恢复健康很有帮助,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发烧的病人吃鸡蛋,会使你的机体内热量增加,因为热量无法散发,如同“火上浇油”,会让病人烧的更加厉害。

秋季发烧的原因

虽然鸡蛋的营养很丰富,但在发烧期间千万不能多吃,尤其是煎荷包蛋或者是炒鸡蛋。因为鸡蛋内主要含有卵蛋白和卵球蛋白,是一种完全蛋白质,99.7%能被人体吸收。吃完鸡蛋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使机体热量增高,加剧发烧症状。同样,其它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鱼等,也会额外增加身体的热量,应该尽量少吃。

发烧病人的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一般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稀饭、面条、藕粉等,并搭配一些新鲜水果。退烧后,可以食用清鸡汤面、菜泥粥等食物。到病情恢复后期可以多补充瘦肉、鱼、豆腐等高蛋白食物。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