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人群 >> 孕妇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哺乳期,肠清茶
2017-11-17阅读:9357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哺乳期能喝肠清茶吗
二、哺乳期便秘吃什么
三、哺乳期同房注意事项

哺乳期能喝肠清茶吗

1、哺乳期能喝肠清茶吗

哺乳期最好不要喝肠清茶。现在好多中药,或多或少都含西药成分,况且即便是中药,对乳汁也会有影响的。如果想缓解便秘,宝妈们可以尝试喝些蜂蜜。哺乳期能喝肠清茶吗

一般肠清茶都是凉性的,哺乳期一般不建议使用过多凉性的食物。哺乳期饮用肠清茶会容易让宝妈拉肚子,对宝宝也不好的。肠清茶里面一般都含有决明子等一类泄药,会通过乳汁传给小孩,而且因为内分泌失调,乳汁的质量也不高,造成小孩腹泻和营养不良,并且孩子有爱哭闹、不睡觉的表现。喝了以后也容易引起宝宝腹泻,如果想喝肠清茶最好是等断奶以后再喝。

另外在哺乳期清肠,对产妇的身体影响也不好,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和体型的还原。宝妈们如果想缓解便秘的话,可以多吃些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如:各种水果、粗粮、笋干、菌类等食物更健康。

2、哺乳期喝肠清茶的危害

喝肠清茶导致宝宝腹泻

哺乳期不能喝肠清茶,是因为肠清茶是属于中药。而哺乳期不能随便用药。如果哺乳期喝肠清茶会通过乳汁分泌引起宝宝腹泻。

喝肠清茶会导致宝宝营养不良

清肠茶含有决明子等一类的泄药,通过母乳喂养传给宝宝。宝宝不但腹泻还会导致宝宝营养不良等等。甚至宝宝会有爱哭闹、不睡觉的表现。

喝肠清茶不利于体型恢复

哺乳期的妈妈们喝肠清茶容易导致身体吸收不良,营养吸收不好,不利身体恢复和体型的还原。

3、哺乳期清肠可以揉腹

揉腹的具体做法是:起床后排空小便,喝凉开水300-500毫升。站立,两脚与肩同宽,身体放松,右手掌心放在右下腹部,左手掌心放在右手背上,从下腹部按摩上提至右季肋部,推向左季肋部,再向下按摩到左下腹部即可。沿顺时针方向反复按摩30~50遍,按摩时无需压力过大,只需轻轻按摩即可。刚开始可能效果不大,只要坚持此法,10天后均可见效。坚持每天做一次,30天后可完全达到自行正常排便的效果。

哺乳期便秘吃什么

每日早晚空腹吃一两只苹果,能治大便燥结。

每日早晨进食香蕉一两根,可治痔疮出血、大便干结。

用甘薯50克,加适量水煮熟,用食盐或白糖调味,临睡前当点心吃。哺乳期能喝肠清茶吗

取白萝卜100克,置消毒纱布中挤汁调蜂蜜服用,每日一次。

取蜂蜜50克,温水冲服,早晚各一次,可治老年性便秘。

取韭菜叶或根捣汁一小杯,用温开水稍加点酒冲服。

鲜菠菜煮汤淡食,能治小便不畅和便秘等症。

取芝麻30克,核桃60克共捣烂,每天早上服用一匙。

用芹菜120克,洗净切成段或碎末,同粳米250克煮粥食之。

每晚煮大枣10粒,睡前服食,可治习惯性便秘。

哺乳期同房注意事项

1、同房后不可立即哺乳,此时妈妈可能分泌出“热奶”,最好不要马上给宝宝哺乳。我国古代的许多医书里都有记载指出,哺乳期妈妈在性生活之后不可立即哺乳。因为妈妈在性生活时十分兴奋,中医认为“相火内动”,会影响乳汁的质量,对婴儿不利。实际上,人在喜怒哀乐,情绪变化的时候,体内的代谢是不同于安静状态的,这必然影响到乳汁的质量,此时哺乳不利于小儿健康。哺乳期能喝肠清茶吗

2、有些宝宝对爸爸在妈妈乳头上留下的味道很敏感,会为此拒绝吃奶而将妈妈置于尴尬的境地。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也不必惊慌,可暂时用吸奶器吸出乳汗,放在奶瓶中喂宝宝,注意乳房的清洁,并提醒爸爸在性生活中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部位,几天以后宝宝又会重新接受妈妈的乳头。此外,爸爸口腔中存在着许多致病菌,而妈妈的乳头上有许我乳腺管开口,且该处营养物质丰富易于细菌滋生,极易引起急性乳腺炎,因此请爸爸千万不要吮吸妈妈的乳头。

3、哺乳期要做好避孕措施,一旦怀孕,新妈咪只好去做人工流产,而这时的子宫比较薄、脆、软,做人工流产时容易造成子宫穿孔引发大出血,对妈咪的身体非常不利。如果你是剖腹产,那么再做人工流产难度就更大,对身体的危害也就更大,更不用说,这会严重影响、甚至阻断哺乳了。这是需要产后女性们非常注意的。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