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人群 >> 孕妇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生完孩子饮食,产后多久同房,产后喝什么汤
2017-11-27阅读:9385 学员编辑 收藏
一、生完孩子能吃鸡蛋吗
二、生完孩子多久可以同房
三、生完孩子喝什么汤好

生完孩子能吃鸡蛋吗

1、生完孩子能吃鸡蛋吗

刚生产完,并不适合吃太多鸡蛋。

1.1、刚生产完消化功能还没完全恢复

但作为新时代的妈妈,如何科学饮食,吃得健康是必修课。产妇刚生完宝宝身体各方面还没恢复,吃太多鸡蛋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不仅影响产妇身体健康还影响母乳质量,造成宝宝跟着胀肚子,所以产妇不能吃太多鸡蛋,每天最多最多4个。

另外,月子餐别那么单调,建议合理搭配一些营养健康的清淡食物来吃,对产妇身体恢复才更有利。

1.2、蛋黄胆固醇含量太高

即便是产妇消化功能恢复得不错,如果每天大量进食鸡蛋的话,那么高的胆固醇被产妇摄入,是很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反而害了产妇。

2、生完孩子后吃什么好

2.1、刚生完孩子的头三天,月子餐不能吃油腻的东西,一定要清淡,因为这时乳腺管还没打开,一旦吃了大补的东西,奶水有可能会堵在乳房中出不来,加上此时宝宝吃得又少,吸吮力也小,妈妈们就要遭罪了,奶涨,又不通,会很疼的。这个时候可以吃的东西看我下面整理的月子餐食谱吧。

2.2、刚生完孩子一定要吃热的蔬菜,如果要吃水果的话也最好放在热水里温一下。

2.3、所有热性的东西:如红枣、桂圆、火腿、老母鸡等等,都要在恶露干净后再加入月子餐食谱中去,否则恶露会一直不干净的。

2.4、红肉(猪,牛羊)白肉(鸡鸭虾)交替吃,红肉补铁,白肉主要是蛋白质,鸡蛋一天最多吃2个,自己规划月子餐的时候也要注意这点。

生完孩子能吃鸡蛋吗

3、生完孩子后的饮食禁忌

3.1、忌食寒凉生冷食物

产后身体气血亏虚,应多食用温补食物,以利于气血恢复。若产后进食生冷或寒凉食物,会不利于气血的充实,容易导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并且不利于恶露的排出和淤血的去除

3.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

食用辛辣食品,如辣椒,容易伤津、耗气、损血,加重气血虚弱,并容易导致便秘,进入乳汁后对婴儿也不利。而且孕妇产后气血虚弱,若进食辛辣发散类食物,如辣椒,可致发汗,不仅耗气,并可伤津损血,加重产后气血虚弱,甚至发生病症。

3.3、忌食酸涩收敛食品

孕妇产后,淤血内阻,不宜进食酸涩收敛类食品,如乌梅、莲子、柿子、南瓜等,以免阻滞血行,不利于恶露排出。

3.4、忌食过咸食品

过咸的食物,如腌制品,其含盐分多,盐中的钠可引起水潴留,严重时会造成水肿。

生完孩子多久可以同房

生完孩子能吃鸡蛋吗

1、一般情况下产后多久可以同房

对于正常分娩而言,一般月子时间,也就是产褥期是42天,这段时间是子宫内膜的修复期,过了产褥期,如果产妇身体没有什么异常,理论上就可以同房了。

2、顺产产妇多久可以同房

一般情况下,顺产的产妇合适的同房时间在产后2个月以后。需要等待这么一段时间的理由是,女性生殖器官大约需要8周左右才能恢复正常,分娩时撑大的阴道粘膜变得很薄,容易受损伤,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3、剖腹产产妇多久可以同房

剖腹产产妇最好在剖腹产后3个月后才能同房,因为剖腹产有手术刀口,同房须等到剖腹产伤口愈合后才能进行。

生完孩子喝什么汤好

生完孩子能吃鸡蛋吗

1、补汤一:莲子炖猪肚

材料:猪肚,莲子去心,油,盐,姜,葱等各适量。

做法:将水发莲子装入洗干净的猪肚内,用线缝合放在盘内,将盛猪肚的盘收入锅内,隔水炖熟,然后将猪肚切块,用油,生姜,葱翻炒即可食用。

2、补汤二:花生猪蹄汤

材料:花生米,茼,猪蹄等各适量。

做法:将材料中的食材一起煮至烂熟,吃豆,花生,猪蹄肉,喝汤,一天一次,连服三天。

3、补汤三:鲫鱼豆腐汤

材料:鲫鱼,豆腐,调料各适量。

做法:将豆腐切成薄片,用盐在沸水中烫5分钟后沥干待用,鲫鱼处理干净,抹上酒,盐腌10分钟,锅放在炉火上,放上油,烧热后,爆香姜片,将鱼两面煎黄,加适量的水,用小火煮开半个小时,放上豆腐片,调味后撒上葱花。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