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紧急护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哮喘急救措施,紧急护理,哮喘防治
2016-11-26阅读:9714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哮喘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1. 哮喘急救措施之一般处理
2. 哮喘急救措施之吸氧处理
3. 哮喘急救措施之急救药物
二、哮喘的症状有哪些
三、哮喘饮食要注意什么

哮喘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1、哮喘急救措施之一般处理

1.1、发病时病人会感到精神紧张、烦躁、恐惧,这时救护人员一定要表现得沉着冷静,守护在病人身旁,安慰病人,使他尽量放松,如穿有紧身衣物应去除或解开衣扣。保持患者周围安静无声,空气清洁,忌多人围观,同时注意患者保暖。如是神志丧失或短时间内哮喘无缓解者,应及时就医或打急救电话请求援救。切不可盲目将其背起送往医院,因为这样做会压迫患者胸腔,阻碍患者呼吸,严重时甚至会致命。

1.2、哮喘发作时,病人会有背部发胀、发凉的感觉,可以用手按摩病人背部让他感到通气舒畅,并通过暗示、诱导等方法, 使病人身心松弛,情绪渐渐稳定。

哮喘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2、哮喘急救措施之吸氧处理

急性发作时有条件的要给病人吸氧,吸入氧浓度为25%-30%的,相当于氧流量1-2升/分。立即用解痉平喘药物,如氨茶碱、喘定等。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痰液粘稠造成痰栓而加重呼吸困难,出现明显紫绀,神志不清的,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以清除痰栓,减少死腔。

3、哮喘急救措施之急救药物

哮喘的治疗离不开气雾剂,尤其是在哮喘紧急发作的时候,下面是儿科专家介绍防治哮喘常用的气雾剂种类。我们详细了解一下治疗哮喘的常用气雾剂类型:

常用气雾剂分为两类,即对症止喘和预防发作药。

3.1、对症止喘药:它特异性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作用迅速而副作用小。有要用于发作时缓解喘息症状,病情稳定后应停止应用。如沙丁胺醇气雾剂舒喘灵、喘乐宁和博利康尼气雾剂喘康速。

哮喘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3.2、预防性药物:有两类,一类为吸入类皮质醇,他可消除气道的非特异性炎症,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防止哮喘发作,属去根药。应较长时间应用,以达到哮喘不发作或发作明显减轻减少的目的。另一类为吸入性色甘酸钠,可防止过敏反应引起的喘息发作,也应较长时间应用,最好在过敏季节前开始应用。

3.3、平喘和预防作用均有的气雾剂:它是将上述两种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多用于较重病人。

哮喘的症状有哪些

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前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如不及时处理,可因支气管阻塞加重而出现哮喘,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但一般可自行或用自行或用平喘药物等治疗后缓解。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甚至导致哮喘持续状态。

哮喘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在临床上还存在非典型表现的哮喘。如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在无明显诱因咳嗽2个月以上,夜间及凌晨常发作,运动、冷空气等诱发加重,气道反应性测定存在有高反应性,抗生素或镇咳、祛痰药治疗无效,使用支气管解痉剂或皮质激素有效,但需排除引起咳嗽的其他疾病。

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咳嗽、胸闷。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有时咳嗽可为唯一的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

哮喘饮食要注意什么

1、哮喘患者可以喝豆浆,因为豆浆中含有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这两种物质可以防止收缩,对预防哮喘的发作有很好作用。

2、哮喘患者减少摄入一些含有防腐剂等添加剂的方便快捷食品如超市中的方便面、香肠等等,这类食品引起哮喘的发病不在少数。

3、辣味现在很盛行,许多人爱吃辣味食物,尤其是一些年轻人群,对辣味食品是很热衷,甚至出现了没有辣味的菜肴就吃不下去饭,对于一些哮喘患者来说,还是尽量少吃辣味和辛味的食物,减少哮喘的发生。

4、哮喘患者饮食宜温热,清淡,松软,可少食多餐。除了忌食肯定会引起过敏或哮喘的食物以外,应避免对其他食物忌口,以免失去应有的营养平衡。在哮喘发作时,还应少吃胀气或难消化的食物,如豆类,山芋等,以避免腹胀压迫胸腔而加重呼吸困难。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