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紧急护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骨盆骨折,骨盆骨折护理
2017-09-22阅读:9728 学员编辑 收藏
一、骨盆骨折的护理常规
二、骨盆骨折的注意事项
三、骨盆骨折的饮食禁忌

骨盆骨折的护理常规

1、骨盆骨折的护理常规

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患者受伤24—48小时内,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每30分钟至1小时测量一次,若患者出现面苍白、出冷汗、末梢血运差,脉细弱,表情淡漠等休克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给予抗休克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或腹痛加剧或急性腹膜炎症状,观察肛门有无疼痛或出血、触痛现象,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注意观察皮下有无出血,如有则应在皮肤上标记其范围,观察出血进展情况。

注意观察尿量及颜色变化,按医嘱给予留置尿管,并保持通畅,定时记录尿液性质、量及颜色情况。为了防止骨折移位,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及更换体位,视病情需卧床休息2—6周,同时注意预防褥疮发生。骨盆悬吊牵引者,吊带要平坦干燥、完整,骨突部位用棉垫保护或酒精按摩,以防压疮。预防便秘,保持病人大便通畅,鼓励病人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必要时给予缓泻剂。出院指导同骨科出院指导。骨盆骨折的护理常规

2、骨盆骨折的病因

多由高能外伤所致。据统计,骨盆骨折中50%~60%由汽车车祸造成,10%~20%是由于行人被撞,10%~20%为摩托车外伤,8%~10%为高处坠落伤,3%~6%为严重挤压伤。

3、骨盆骨折的临床表现

患者有严重外伤史,尤其是骨盆受挤压的外伤史。疼痛广泛,活动下肢或坐位时加重。局部压痛、淤血,下肢旋转、短缩畸形,可见尿道口出血,会阴部肿胀。脐棘距可见增大(分离型骨折)或减小(压缩型骨折);髂后上棘可有增高(压缩型骨折)、降低(分离型骨折)、上移(垂直型骨折)。骨盆分离挤压试验、4字征、扭转试验为阳性,但禁用于检查严重骨折患者。骨盆骨折的护理常规

骨盆骨折的注意事项

对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

单纯一处骨折,无合并伤,又不需复位者,卧床休息,仰卧与侧卧交替(健侧在下)。预防骨盆骨折早期在床上做上肢伸展运动、下肢肌肉收缩以及足踝活动。伤后1周后半卧及坐位练习,并作髋关节、膝关节的伸屈运动。伤后2-3周,如全身情况尚好,可下床站立并缓慢行走,逐渐加大活动量。伤后3-4周,不限制活动,练习正常行走及下蹲。

对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

伤后无合并症者,预防骨盆骨折可卧硬板床休息,并进行上肢活动。伤后第2周开始半坐位,进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如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足趾伸屈等活动。伤后第3周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的活动,先被动,后主动。伤后第6-8周(即骨折临床愈合),拆除牵引固定,扶拐行走。伤后第12周逐渐锻炼,并弃拐负重步行。骨盆骨折的护理常规

骨盆骨折的饮食禁忌

1、盲目补充钙质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盆骨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能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盆骨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由于长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的结果。所以,对于盆骨骨折病人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盆骨骨折的愈合。尤其对于盆骨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益处,还可能有害。

2、多吃肉喝骨头汤

有些人认为,盆骨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多喝骨头汤,可使盆骨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盆骨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盆骨骨折愈合时间推迟。究其原因,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钙。若盆骨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所以,就会对盆骨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