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紧急护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蒙痧症,痧症
2017-07-30阅读:9721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蒙痧症如何急救
二、痧症的起因
三、痧症的治疗

蒙痧症如何急救

1、蒙痧症如何急救

1.1、痧乞

本病常见于疾病的初期,因受寒凉或被雨淋,或疲劳过度,或因气候骤变而发生。临床上表现为头晕头痛,体倦,精神不振,全身不适,腰背或颈项酸累,发热或不发热,饮食无味等。一般用刮疗、点刺,搔抓捶击或用荚蒾适量煎汤洗浴即可痊愈。必需时配合荆芥,薄荷,桑叶,五指风,生姜适量水煎服。

1.2、羊毛痧(又称红毛痧)

本症多因天气炎热,郁闷潮湿,夜不能安睡,露身乘凉而引起。外治多用挑治或局痧法,同时选用下列内服方剂,里外夹攻,才能奏效。

1.2.1、旱田草15g,大蓝靛、路边菊、山菠萝各10g,淡竹叶、玉叶金花各12g,水煎服。

蒙痧症如何急救

1.2.2、老红薯藤30g,大蓝靛、极树时、鸭脚木、荚木、皱叶狗尾草各15g,水煎服。

1.2.3、苦参、黄柏、车前草各10-15g,水煎服。

2、痧症的简单判断与鉴别

2.1、身体健康者,经过系统的保健刮痧,一般不会出现痧,仅表现为皮肤潮红、局部发热、身体轻松。

2.2、通过出痧部位判断健康状况。凡经络循环线路和穴位区域容易出现痧,提示相应经络所联系的内脏功能病变。比如在背部膀胱经均匀刮拭,心腧穴区出现痧斑或紫痧,则说明心脏功能有异常变化,应提早保健。

3、痧症的症状

恶其开肌腠而干津液也。若热甚势重。前汤加白虎芩粉之类。断不可少。若服药后而热愈甚者。正毒达之故也。得大汗而毒自解矣。若略见标而不见形者。此为痧毒不透。后必防疳。宜从养阴治。甘露饮主之。必多服乃效。亦从汗解。乃屡验者。有一等小儿乳疳。一日可解。不必尽三朝九朝之说。以清火为主。兼解可也。缘小儿禀质尚弱。神气有限。如过粗工。不审虚实。发散过多。必致正气虚脱。而不可救者。多矣。有痧毒痰喘甚者。虽用石膏黄连。如水淋石。要知是痧毒痰火壅结上焦之故。宜用栝蒌霜枳壳花粉金沸草等清痰清火。如挟气虚者。加人参立应。如痰上壅盛者。可用牛黄珍珠散。痧症腹痛者。

痧症的起因

1、广义痧症的起因:广义痧症的起因,从中医观点来看,可分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机体内虚,正气不足,引起抵抗力减弱而发病;外因是秽浊、疠气之邪乘虚侵入机体,使机体气血阻滞,气机运动失常而发病。

蒙痧症如何急救

2、狭义痧症的起因:古籍中有记载,认为痧症主要是由风、湿、火三气相搏而成的,天有八风之邪,地有湿热之气,人有饥饱劳逸。夏秋之际,风、湿、热三气盛,人若劳逸失度,则容易感邪,而患痧症。

痧症的治疗

1、外治法:即痧在肌肤,可采用刮痧方法(用瓷碗口边,或用手蘸食油或盐水,在后背正中线及中线两侧,或胸腹部,或颈项自颈至肘窝等部,自上而下,自内向外,沿上述部位轻刮或轻捏,至局部皮肤泛红隆起,或显示紫黑色痧点为止);痧在血络,可采用刺痧方法(用三棱针在委中、曲泽、金津、玉液等有紫青痧筋所在的穴位。或选十宣,直刺放血)。另一种拉痧不多见,食指和中指弯曲并拢拉动脖子两侧靠近肩膀位置筋脉,出现暗红或紫黑色痧点为止。

蒙痧症如何急救

2、内治法:即痧在肠胃,内服汤药。

3、内外兼治法:即痧气肆行,不拘表里,内外证均见者,则诸法兼用。

4、针灸治疗:痧证的针灸治疗一般使用下巨虚、中脘,若呕逆,可加内关;若腹痛比较明显,可加胃俞、肝俞;若便中有血,可加三阴交或地机;若水样大便,可加陷谷或大肠俞;若米汤样大便,可加公孙;若完谷不化,可加梁丘、太白;若大便极臭,可加内庭、太冲。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