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传染防治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霉菌性阴道炎,阴道炎
2016-09-01阅读:10477 学员编辑 收藏
一、中医怎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二、霉菌性阴道炎的原因
三、霉菌性阴道炎的传染途径

中医怎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1、肝肾阴虚

主要表现为复发作,经久不愈者,白带淡白或淡黄,量少,偶有瘙痒,伴见心烦口渴,手心发热等。中医认为由于病程日久损伤肝肾,耗伤阴液,致使肝肾阴亏,治疗霉菌性阴炎当以滋补肝肾,杀虫止痒,方以六味地黄汤加减。

中医怎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2、湿毒蕴结

主要症状为带下量多,色黄白,如豆渣样,有臭味,或带下夹有血丝,阴部瘙痒,甚至红肿,溃烂,尿频、尿急、尿痛,大便不爽,舌苔白腻,脉滑。这是由于湿热之邪蕴结日久,致使生虫成毒。湿毒蕴结伤及阴部出现诸多症状。治疗湿毒蕴结型霉菌性阴炎宜清热除湿、解毒止痒。

中医怎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3、脾虚湿热

证症见带下清稀如水样,量多色白,绵绵不多,无臭,外阴瘙痒、灼痛,面色脱白或萎黄,神倦,纳少,口粘腻或口苦,便溏,舌淡胖,苔白或腻,脉濡缓或濡数。妇科检查可见小阴唇两侧粘膜及阴道壁上有乳白色片状伪膜覆盖,擦出后可见粘膜充血,水肿。中医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治法为健脾燥湿,清热杀虫。以完带汤合萆渗湿汤加减。

中医熏洗治疗

1、中药熏洗疗法属中医常用的外治法之一,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药液盛于器皿内,利用升腾的热气熏洗身体的某些部位或全身,利用药疗、水疗、热疗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因药物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通过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故较之内服药见疗效快,舒适,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因此被医学界誉为“绿色的疗法”。在当今风靡世界的药浴热中,中药药浴熏洗可谓是一枝独秀。

2、疏阴祛霉散乃纯中药制剂,集清热解毒、祛湿止痒、滋阴清热,补肾养脾等功效于一身,结合熏洗疗法,使药性快速、全面达至全身,刺激皮肤、经络及穴位,作用于患部。快速彻底地治愈疾病。

霉菌性阴道炎的原因

1、主要病因为阴道菌群失调。也可见于性接触传播,被污染的衣物用具,消毒不合格的卫生巾、卫生纸、护垫。

2、霉菌有许多种,在人体最主要的为白色念珠菌属。霉菌阴道感染80%~90%系白色念珠菌引起,其余是其他念珠菌和球拟酵母菌属,故霉菌性阴道炎实际上即念珠菌阴道炎或阴道念珠菌病。

3、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通常妇女阴道中寄生着许多细菌,这些不同的菌群间相互制约,形成共生状态,是不致病的。广谱抗生素的大量、长期应用,使阴道内的菌群发生紊乱,相互间的抑制作用被改变,白色念珠菌得以大量繁殖。随着抗生素应用的日益广泛,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也有所升高。

4、妊娠因素:妊娠期体内性激素水平较平时明显升高,这会使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增加阴道酸度,形成有利于念珠菌生长的环境;同时,妊娠可使细胞的免疫力下降,这就使念珠菌容易致病。据统计,1/3的孕妇阴道中有念珠菌存在,发病率约在15%左右。

霉菌性阴道炎的传染途径

1、间接接触传染也是霉菌性阴炎的一条传播途径。接触被霉菌患者感染的共厕所的坐便器、浴盆、浴池坐椅、毛巾,使用不洁卫生纸,都可以造成传播。

2、生殖传递也是导致发生的原因之一。女方有症状者至少有10%的男方患有霉菌性尿道炎,应同时给予合理治疗以防交互感染。

3、大剂量抗生素。服用抗生素改变了阴道微环境,病原菌可能滋生病菌,最终导致局部真菌性阴道炎的发作性炎症。

4、过度讲究卫生:有些女性为了保持卫生经常使用药用洗液来清洗阴道,这样很容易破坏阴道的酸碱环境,反而容易感染上念珠菌性阴道炎。

5、糖尿病、怀孕期都可能造成阴道的念珠菌大量繁殖带菌率增高。

6、维生素缺乏复合维生素B、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消耗性疾病均可成为白色念珠菌繁殖的有利条件。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