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药品详解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消炎药有哪些,消炎药
2017-01-09阅读:9665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消炎药有哪些
二、消炎药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三、消炎药的使用注意

消炎药有哪些

1、消炎药有哪些

1.1、青霉素类

常用的有青霉素G、青霉素V、甲氧西林(新青I)、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替卡西林(羧噻吩青霉素)、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霉素)等。适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消炎药有哪些

1.2、头孢菌素类

可分为四代。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用的有头孢唑啉(先锋5号)、头孢拉定(先锋6号)等,口服的有头孢氨苄(先锋4号)、头孢拉定(先锋6号)、头孢羟氨苄等。适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1.3、新型β-内酰胺类

如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西斯他丁(商品名:泰能)、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是迄今开发的抗菌药物中抗菌谱最广、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类,具有广谱、强效、细菌耐药发生率低等特点,但价格昂贵。适用于全身各处的感染。

1.4、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为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有良好的杀菌作用,适用于下呼吸道、泌尿道、肠道感染等。

2、消炎药的副作用

2.1、胃肠道反应。这是最常见的消炎药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胃部不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2.2、损伤肝肾功能。所有的药物都要经过肝脏的代谢,最后经肾脏排出体外,因此所有的药物包括消炎药都会加重肝脏、肾脏的负担,经常服用会损害肝脏、肾脏的功能,因此药物不能乱服用。

消炎药有哪些

2.3、损伤听力。具有耳毒性,损害听神经,从而损害听力,造成耳聋的疾病。这一类抗生素的代表就是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等。

2.4、影响儿童的骨骼发育。喹诺酮类抗生素会影响孩子的软骨发育,影响儿童的骨骼生长,所以儿童禁用,这一类药物的代表有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

2.5、过敏反应。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容易引发机体出现过敏反应,甚至会引发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

2.6、二次感染。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会导致很多有益菌也被杀死,导致体内的菌群失调,使得容易出现二次感染。

3、消炎药最多吃几天

中成药的消炎药可以吃10天,最多不能超过半个月。西药的消炎药吃7天左右,无论是哪种消炎药,都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能自行用药。

消炎药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消炎药不宜和牛奶,绿豆等食品一起服用的,会影响吸收,另外不能和乳酶生等活菌制剂同时服用,抗生素可以杀灭这些活菌的。

消炎药有哪些

阿司匹林与酒冲突 酒在体内先被氧化成乙醛,然后成为乙酸,而阿司匹林会妨碍乙醛氧化成乙酸,造成体内乙醛蓄积,加重发热和全身疼痛等症状,还容易引起肝损伤。

布洛芬与咖啡、可乐冲突 布洛芬(芬必得)对胃黏膜有刺激,咖啡中的咖啡因和可乐中的古柯碱则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布洛芬对胃黏膜的副作用,甚至诱发胃出血、胃穿孔。

消炎药的使用注意

1、过敏体质慎用抗生素,对过敏的药物禁用。

2、肝功能不全慎用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和抗结核、真菌药。后两者长期使用时,应定期复查肝功能。头孢菌素类剂量较大时也可损坏肝功能。

3、老、幼患者避免使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肾毒性、耳毒性药物。

4、磺胺类药抑制甲状腺功能,故甲状腺功能低下者禁用。

5、中药制剂双黄连口服液、穿心莲片、冬凌草片、金莲花冲剂,草药野菊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芩等,更适用于非化脓性上呼吸道感染,副作用较小。

6、无明确感染征象,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防止产生耐药性(细菌对药物的适应与抗药)及双重感染(敏感茵被杀灭后,不敏感菌因失去拮抗而感染机体)。

7、抗生素还存在抗菌谱问题,即主要对哪一类、哪一种病原微生物起作用。例如青霉素对肺炎球菌、链球菌、脑膜双球菌、淋球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及敏感的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而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几乎无效,这说明“一药难消百炎”。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