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草药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枸橘
2013-11-05阅读:9119 学员编辑 收藏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1.《橘录》:枸橘,色青气烈,小者似枳实,大者似枳壳。近时难得枳实,人多植枸橘于篱落间,收其实,剖于之,以和药味,与商州之枳几逼真矣。
2.《纲目》:枸橘,处处有之,树叶并与橘同,但干多刺,二月开白花,青蕊不香,结实大如弹丸,形如枳实,而壳薄不香 。
3.《本经逢原》:枸橘与枳同类,其干多刺,故破气散热之力过之。

【拼音名】Gōu Jú

【英文名】Trifoliate-orange Immature Fruit, Immature fruit of Trifoliate-orange

【别名】枳实、臭橘、枸棘子、野橙子、铁篱笆、唐橘、臭枳子、臭刺、臭杞、青旦旦、土枳实、钢橘子、枸橘梨、枸橘李、杨橘、枸橘子、野梨子、苦橘子、绿衣枳实、绿衣枳壳。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幼果或未成熟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ncirus tuifoliata (L.)Raf.[Citrus trifoliata L.]
采收和储藏:5-6月拾取自然脱落在地上的幼小果实,晒干;略大者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者称绿衣枳实;未成熟果实,横切为两半,晒干者称绿衣机壳。

【原形态】枸橘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茎无毛;分枝多,小枝呈扁压状。茎枝具腋生粗大的棘刺,长1-5cm,刺基部扁平。叶互生,三出复叶;叶柄长1-3cm,宽2-5mm;顶生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6cm,宽0.7-3cm,先端微凹或圆,基部楔形,边缘有不明显小锯齿;侧生小叶较小,椭圆状卵形,基部稍偏斜,幼嫩时在主脉上有短柔毛,具半透明油腺点。花白色,具短柄,单生或成对生于二年生枝条叶腋,常先叶开放,有香气;萼片5,卵状三角形,长5-6mm;花瓣5,倒卵状匙形,长1.5-3cm,宽0.5-1.5cm;雄蕊8-20或更多,长短不等;雌蕊1,子房近球形,密被短柔毛,6-8室,每室具数枚胚珠,花柱粗短,柱头头状。柑果球形,直径2-5cm,熟时橙黄色,密被短柔毛,具很多油腺,芳香,柄粗短,宿存于枝上。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栽培于路旁、庭园作绿篱。
资源分布:陕西、甘肃、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性状】
性状鉴别 绿衣枳实呈圆球形或剖成两半,直径0.8-1.2cm;外表面绿褐色,密被棕绿色毛茸,基都具圆盘状果柄痕;横剖面类白色,边缘绿褐色,可见凹陷的小点,瓤囊黄白色;味苦涩。
绿衣枳壳多为半球形,直径2.5-3cm;外皮灰绿色或黄绿色,有微隆起皱纹,被细柔毛;横剖面果皮厚3-5mm,边缘有油点1-2列,瓤囊5-7瓣,中轴宽2-5mm。气香,味微苦。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呈谈棕黄色或绿色。①果皮表皮细胞不规则多角形,长9-17μm,壁厚3-6μm。横切面观,细胞径向延长,平周壁及垂周壁外方增厚。②非腺毛由1-14个细胞组成,平直或稍弯曲,顶端渐尖或钝圆,长75-285μm,壁疣明显,基部细胞直径17-20μm,壁厚5-7μm。③中果皮细胞类圆形,壁厚7-10μm。④油室大小悬殊,长径91-715μm。⑤草酸钙结晶斜方形、菱形或多面体,长7-20μm。

【化学成份】果实含枳属甙(poncirin),橙皮甙(hesperidin),野漆树甙(rhoifolin),油皮甙(naringin),新橙皮甙(neohes-peridin)等黄酮类化合物。还含生物碱茵芋碱(skimmianine),果皮含挥发油约0.47%,其中含a-蒎烯(a-pinene),β- 蒎烯(β-pinene),月挂烯(myrcene),柠檬烯(limonene),樟烯(camphene),γ-松油烯(γ-terpinene),对-聚伞花素(P-cymene),丁香烯(caryophyllene)等。

【鉴别】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回流提取20分钟,乘热过滤。取滤液1ml,加四氢硼钾约5mg,摇匀,滴加盐酸数滴,溶液显樱红色到紫红色。(检查二氢黄酮)

【炮制】清水洗净,浸泡,取出,润透,切片,晒干。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消积化滞。主胸胁胀满;脘腹胀痛;乳房结块;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跌打损伤;食积;便秘;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煅研粉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熬膏涂。

【各家论述】
1.《本经逢原》:破气散热,解酒毒。
2.《纲目拾遗》:疗子痈及疝气,整个枸橘煅存性,研末,陈酒送服。
3.《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
4.《中国药植图鉴》:发汗,健胃,祛痰,利尿。治胸腹满痛。
5.《上海常用中草药》:利气,健胃,通便。治胃部胀满,消化不良,便秘,子宫脱垂,乳房结核。

【摘录】《中华本草》
上一篇:香樟果 下一篇:越橘果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