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
2013-11-06阅读:9574 学员编辑 收藏
【拼音名】Zōnɡ Lǘ
【英文名】PETIOLUS TRACHYCARPI
【别名】棕衣树、棕树、陈棕、棕板、棕骨、棕皮
【来源】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f.)H. Wendl. 的干燥叶柄。采棕时割取旧叶柄下延部分及鞘片,除去纤维状的棕毛,晒干。
【性状】本品呈长条板状,一端较窄而厚,另端较宽而稍薄,大小不等。表面红棕色,粗糙,有纵直皱纹;一面有明显的凸出纤维,纤维的两侧着生多数棕色茸毛。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无臭。味淡。
【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水20ml,加热5 分钟,滤过,滤液用水稀释成20ml。取滤液1ml ,加三氯化铁试液2~3滴,即生成污绿色絮状沉淀;另取滤液1ml ,加氯化钠明胶试液3 滴,即显白色浑浊。
【炮制】
棕榈: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棕榈炭:取净棕榈,照煅炭法(附录Ⅱ D)制炭。
【性味】苦、涩,平。
【归经】归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收涩止血。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
【用法用量】3~9g,一般炮制后用。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