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营养专家则提醒:冬令进补应有序———先调理肠胃,再食补,后药补。
调理肠胃应在先
调理肠胃在先,即进补之前清理出一个良好的胃肠内环境。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肠道内生存着多种细菌,它们可分为有益菌和致病菌。在健康的人体中,有益菌占据优势,并保持一定平衡,这对人体健康起着很大作用。年龄增大后,肠道内的致病菌增多,人体解毒功能下降,毒素在体内易蓄积,便出现了一系列胃肠道症状。因此补充有益菌,保持一个良好的平衡环境是根本。喝点酸奶等补充有益菌群的饮品是首选。
平衡环境才食补
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除了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以外,营养一定要跟上。老年人大脑在萎缩,脑细胞的神经递质有所减少,记忆力往往衰退较快,可补充鱼、虾、蟹、海参、贝类食品、豆制品以及核桃、栗子、南瓜子、杏仁、桂圆、荔枝等坚果。因为这些食品多含锌、硒、碘等微量元素,有益于预防记忆力衰退及动脉硬化。大蒜、红薯、土豆也是很好的保健食物。
针对情况再药补
针对各人的实际情况,在食补的前提下,可适当吃些药品。如老年人的眼睛由于晶体老化和混浊,导致远视及白内障,使视力下降,服用维生素A,可缓解角膜发干,增加视网膜感光率;另外,服用维生素C、E能增强免疫力,防止眼动脉和全身动脉硬化等等。也可在医师指导下选择些膏方、药酒、药膳等。
补药补品的区别
冬季进补,包括服补药、吃补品。补药与补品,各有特点和特色。
补药,多指能调补气血阴阳、增强正气、经常用于配方治疗虚性疾病的药物,最好请医生开处方或遵医嘱服用。
补品,多指能滋养、强壮身体,经常用于配膳,治疗虚性疾病的食品,一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爱去烹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