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老频道 >> 老人饮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神经衰弱,治疗神经衰弱
2018-02-01阅读:10526 学员编辑 收藏
一、 神经衰弱吃什药
二、 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
三、 如何科学的预防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吃什药

1、神经衰弱吃什么中药

1.1、神经衰弱吃朱砂安神丸

功效:镇心安神、泻火养阴。

主治:心火旺、阴血伤、胸中烦热、惊悸、失眠或夜寐多梦、舌红、脉细数。

神经衰弱吃什药

1.2、神经衰弱吃琥珀多寐丸

功效:平肝安神。

主治:肝阳上亢、失眠、心悸不宁者。

1.3、神经衰弱吃珍珠母丸

功效:平肝、养心、安神。

主治:肝阳偏亢、心血不足、失眠、惊悸、头晕、目眩、脉弦者。

1.4、神经衰弱吃定志丸

功效:益气养心,开窍安神。

主治:心气不足、神志恍惚,夜寐不安者。

2、神经衰弱吃什么好

2.1、神经衰弱喝牛奶

牛奶性味甘,平。牛奶是一种治疗神经衰弱失眠较理想的食物。

2.2、神经衰弱吃桂圆

桂圆具有补血安神、益脑力之功效,是滋补健脑佳品,尤其适宜思虑过度、心神失养引起的神经衰弱、健忘失眠、心慌心跳、头晕乏力等人食用。神经衰弱吃什么水果,可以吃桂圆,它能调整大脑皮层功能,改善甚至消除失眠、健忘症状与增强记忆力。

2.3、神经衰弱吃银耳

银耳有补肾、润肺、生津、提神、益气、健脑等功效,能补脑强心、消除疲劳。

2.4、神经衰弱吃大枣

大枣在民间常作补血食品,能益气、养心、安神,古代医家常用以治疗神经衰弱的病症,是食物治疗神经衰弱的首选食品之一。经常服食大枣,对于身体虚弱、神经衰弱者,大有益处。

3、神经衰弱的病因是什么

3.1、遗传因素

神经衰弱有家族聚集倾向,尚未证实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但是神经衰弱的发生与人的性格有关,而人的性格是可以遗传的,因此具有神经衰弱的父母要注意对孩子的个性进行培养,要使孩子的不良性格随着家长的教育和后天环境的改变而逐渐纠正,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神经衰弱的发生。

3.2、过度紧张和工作、学习负担过重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神经衰弱的病因进行过大量调查研究,认为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半数以上患者工作或学习,主要是脑力活动过度紧张。

3.3、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

长期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引起的负性情感体验是本病另一种较多见的原因。学习和工作不适应,家庭纠纷,婚姻、恋爱问题处理不当,以及人际关系紧张,大都在患者思想上引起矛盾和内心冲突,成为长期痛苦的根源。

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

1、衰弱症状:包括脑力与体力均易疲劳。表现为精神萎糜、疲乏无力、困倦思睡、头昏脑胀、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近事遗忘、工作不持久、效率下降、但智力正常,意志薄弱,缺乏信心和勇气,容易悲观失望。

2、情绪症状:情绪容易兴奋可因小事而烦躁、忧伤、吻激惹或焦急苦恼,事后又懊丧不已。一般早晨情绪较好,晚上差。

神经衰弱吃什药

3、兴奋症状:精神容易兴奋可表现为回忆和联想增多,控制不信但无言语和运动增多。此外,感官与内脏感受器感受性明显增强,如对声、光敏感、手指、眼脸与舌尖震颤动,皮肤及膝腱反射增强等。紧张性头痛或肢体肌肉酸痛,时轻时重。

4、睡眠障碍:睡眠节律失调,夜晚入睡困难睡眠浮浅、多恶梦、易早睡、醒后感到不解乏,头脑不清醒。有时表现为日间昏昏欲睡,傍晚反而精神振作等睡眠觉醒节律变化。

如何科学的预防神经衰弱

1、要想预防神经衰弱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身体素质、知识才能、社会适应力等都要清楚的了解自己,尽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好高骛远,为了名利和地位而费尽心机都是不好的。

2、要想预防神经衰弱要培养豁达开朗的性格,自己的脾气、性格都是很难改变的,但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神经衰弱吃什药

只要想培养良好的性格并付出努力,良好的性格自然会对你有情有义。

3、要想预防神经衰弱,要提倡顾全大局,凡事要从大事着想,明辨是非。在处理家庭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或上下级关系时,要宽以待人,互相理解、体谅。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