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医检分析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奔豚症,疾病治疗
2017-06-05阅读:9637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奔豚症是什么病
二、奔豚病治疗秘方大全
三、奔豚气病的病因

奔豚症是什么病

1、奔豚症是什么病

奔豚,又称奔豚气,是一种中国古代的病名,隶属肾之积。出自《灵枢》、《难经》。见《灵枢》、《难经》、《金匮要略》等,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金匮要略》称之为"奔豚气"。豚,即小猪。奔豚一由于肾脏寒气上冲,一由于肝脏气火上逆。

2、古史中关于奔豚有哪些记载

《类经六卷·脉色类十九》:"若微急沉厥足不收者,寒邪在经也。为奔豚者,寒邪在脏也。为不得前后,寒邪在阴也。按《五十六难》曰:肾之积气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其义本此。"奔豚症是什么病

《灵枢集注》:"肾为生气之原,正气虚寒,则为沉厥;虚气反逆,故为奔豚;阴寒在下,故足不收;肾开窍于二阴,气虚不化,故不得前后也。"

《灵枢识》:"简按:《骨空论》云:督脉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又《史·仓公传》:涌疝,令人不得前后溲。盖皆奔豚也。"

3、奔豚症有哪些症状

贲豚者,其状如豚之奔突,以豚性躁动故也。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者,少腹,肾之分部,由少腹上冲至心下而止,上下无定时也。喘逆者,足少阴之支脉,从肺出络心,注胸中,肾气上冲故也。肾主骨,故骨痿。肾不能纳气,故少气也。

按:《伤寒论·太阳篇》曰: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此其发汗虚其心液,脐下悸者,欲动而上奔也,故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保心而制水液。又曰: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

奔豚病治疗秘方大全

甘草,芎穷,当归各二两,半夏四两,黄芩二两,生葛五两,芍药二两,生姜四两,甘李根白皮一升。

右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桂枝加桂汤方,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右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贲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奔豚症是什么病

《短剧》疗卒伤损,食下则觉胸中偏痛栗栗然,水浆下亦尔,问病与相应,急作此方。生李根(一斤细锉之) 麦门冬(一斤去心) 人参(二两) 桂心(二两) 甘草(一两炙)。

上五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奔豚气病的病因

奔豚气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疾病,以患者自觉气从少腹上冲至心胸为特点,其状如猪之奔突,发作时恐惧莫名,甚至有濒死的感觉,但移时冲气渐平,即和常人无多差异。

此病在西医学中很难找到与之近似的疾病,而临床时有所见,有人曾留心查阅过近三十年的有关资料,粗计亦有数十例之多。

有人认为奔豚气的病因是起于惊恐。《诸病源候论》在“惊恐”之下,又添“忧思”二字,说明多种情志变化皆可引起脏气不平,发为奔豚。奔豚症是什么病

奔豚汤,以“气从少腹上冲至胸”为主证,“腹痛”,“往来寒热”为兼证,(非必具症状)。方用李根白皮、黄芩、葛根,凉肝清热;半夏、生姜,降逆平冲;芍药、甘草合当归、川芎,缓急止痛。其病位在肝,病性属热,病机为肝郁化火,气逆上冲(气有余即是火)。于证,当有舌红(边尖),苔薄黄,脉弦滑数,口苦、咽干、心烦、腹痛或往来寒热。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