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医检分析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皮炎,皮炎的原因
2017-12-29阅读:9693 学员编辑 收藏
一、什么能导致皮炎
二、皮炎的饮食禁忌
三、皮炎的注意事项

什么能导致皮炎

1、什么能导致皮炎

1.1、过敏因素

寄生虫性、如蠕形螨、疥螨、蝉、虱,蚤、血吸虫、钩虫等。另外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均可导致皮炎的发生。

1.2、化学性刺激

化学性、化学洗浴剂涂擦刺激性药物,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真菌性、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发癣菌。

1.3、不良生活习惯

如常用过热的水洗脸,或过频地使用香皂、洗面奶等皮肤清洁剂,平时不注意对紫外线的防护等,这些理化刺激都会改变或损伤皮肤的保护屏障和血管调节功能。

什么能导致皮炎

1.4、机械性损伤

机械性、项环擦伤、自体挫伤、搔抓引起外伤性皮炎、烫伤、冻伤、放射性损伤等。

1.5、心理因素

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情绪低落等这些消极情绪都会造成皮肤的天然抵抗力下降,出现内分 泌紊乱等,从而导致皮炎。

2、皮炎的治疗方法

2.1、用鸡蛋3个,置瓶内,加米醋一斤浸没,浸7-10天后取出,去蛋壳,将鸡蛋与米醋搅匀,装入有盖容器中,每天用此液涂擦患处2-3次,坚持一段时间,有良效。

2.2、鲜核桃皮适量。擦患处,每日2-3次。

2.3、鲜丝瓜叶适量。揉烂后在患部反复摩擦,至皮肤发红为宜。每天1次,治愈为止。

2.4、可用细盐搓擦,一日3次,3日后丘疹焦头,瘙痒减轻,坚持用药1周,脱皮而愈,以后每日用药1次,可防复发。

2.5、取淘米水1000毫升,加食盐100克,在铁锅内煮5~10分钟,然后倒入脸盆内,用毛巾蘸药液搽洗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两天见效,一周可愈。

3、皮炎的分类

3.1、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常见的皮炎类型,所谓的接触性皮炎就是指人体接触某种物质后,在皮肤或粘膜上因过敏或强烈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炎症。多数急性发作,如反复接触,可演变成慢性。临床表现为红斑、水疱、大疱甚至坏死等。病程有自限性。

3.2、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在中医上面也叫做白屑风,主要是由于人体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的地方,如头皮、面部、胸部及皱褶部。发生于头皮部位,开始为轻度潮红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状鳞屑,伴轻度瘙痒,皮疹扩展,可见油腻性鳞屑性地图状斑片。什么能导致皮炎

3.3、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也是我们所谓的晒伤,此病的患病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由日光诱发的一种迟发性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有人认为主要由中波紫外线引起,也有人认为主要由长波紫外线引起。临床表现为多形性皮疹可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鳞屑、苔藓样变,常以某种皮疹为主。

皮炎的饮食禁忌

鱼腥发物。不要食用虾蟹、猪头肉以及各种油炸等食物,这些很容易助长湿热,导致热邪加重,促进皮损症状的加重。

蔬菜类:凡是含有特殊气味(主要是某些挥发油)的植物性食物都容易导致过敏,比如上面说的韭菜、香菜、茴香,此外,芹菜、香椿及一些野菜也比较容易导致过敏。

谷类:比较常见的是麦子类食物:如小麦、大麦、燕麦、荞麦等,此外豆类食物也比较容易导致过敏,坚果类:主要以花生为主,此外核桃、榛子、杏仁等也会导致过敏,此外,各种调味品、香料也可能导致过敏。

皮炎的注意事项

1、忌搔抓 搔抓可使皮肤不断遭受机械性刺激而变厚,甚至引起感染。搔抓还起强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痒,愈痒愈抓,形成恶性循环,病程因而延长。

什么能导致皮炎

2、忌热水烫洗 皮炎、湿疹在急性期,由于皮内毛细血管扩张,会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红肿、丘疹、水疱。用热水烫洗或浸泡,红肿加重,渗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湿疹病人宜用温水淋浴,切忌在热水内浸泡和用力搓擦。

3、忌肥皂洗 特别是碱性大的肥皂,对皮肤是一种化学性刺激,可使皮炎、湿疹加重。若需用肥皂去污时,最好选择刺激性小的硼酸皂。

4、忌盲目用药 皮炎、湿疹病程较长,易反复,患者要配合医生耐心治疗。有的人治疗心切,未经医生诊治在皮损处涂高浓度的止痒药;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切忌擅自用药。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