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性病专题 >> 艾滋病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艾滋病,艾滋病生育
2018-05-22 20:01阅读:6574 学员编辑 收藏
一、男性艾滋病患者能要孩子吗
二、男性艾滋病如何预防
三、男性艾滋病的危害

男性艾滋病患者能要孩子吗

1、男性艾滋病患者能要孩子吗

男性艾滋病最好不要要孩子男性艾滋病患者虽然可以在药物的控制下要小孩,但是这样并不能完全保证宝宝出生后不是艾滋病患者,而且男性艾滋病患者在与妻子进行性接触的时候,很容易把病毒传染给妻子,然后妻子患病后,艾滋病毒会通过胎盘把病毒又传给宝宝,这样宝宝感染艾滋病的几率是很高的,所以还是建议艾滋病患者最好不要生小孩。男性艾滋病患者能要孩子吗

2、艾滋病怎么检查

机体免疫功能检查

主要是中度以上细胞免疫缺陷包括:CD4+T淋巴细胞耗竭,外周血淋巴细胞显着减少,CD4<200/μl,CD4/CD8<1.0,(正常人为1.25~2.1),迟发型变态反应皮试阴性,有丝分裂原刺激反应低下。NK细胞活性下降。

各种致病性感染的病原体检查

如用PCR方法检测相关病原体,恶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检查。

HIV抗体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检测法、免疫印迹检测法、放射免疫沉淀法等,其中前三项常用于筛选试验,后二者用于确证试验。

3、艾滋病怎么治疗

一般治疗

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对艾滋病前期或已发展为艾滋病的患者,应根据病情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男性艾滋病患者能要孩子吗

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随着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显着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男性艾滋病如何预防

1、明确感染途径

艾滋病有三大传播途径,即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生活中,一些公共场场合如简单握手、一起吃饭、上公共厕所等,都不会感染艾滋病的,但使用别人用过的注射器则极易感染病毒哦。

2、坚持健康性生活

健康性生活包括使用质量好的安全套、保持单一的性伴侣等,以大大降低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

3、不要分依赖消毒剂

很多消毒剂虽能杀灭人体外的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内的病毒却无济于事,所以,如果你在进行性生活前只对性器官进行了消毒,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人体内排除的艾滋病病毒依然是个定时炸弹。

4、个人用品不外借

对女性而言,你的个人用品如牙刷、化妆工具等,千万不要轻易借给别人使用,否则艾滋病病毒通过“接触性传播”依然会找上门来。男性艾滋病患者能要孩子吗

男性艾滋病的危害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

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