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肠道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孕妇,孕妇拉肚子,拉肚子怎么办,拉肚子的
2017-02-02阅读:10393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孕妇喝牛奶拉肚子怎么办
二、孕妇喝牛奶拉肚子的原因
三、孕妇日常饮食的禁忌

孕妇喝牛奶拉肚子怎么办

1、孕妇喝牛奶拉肚子时要及时吃药制止

在妊娠期间出现频繁或剧烈的腹泻,不及时吃药制止,会影响孕妇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影响胎儿的营养状况。其次,腹泻时,女性体内会分泌一种叫前列腺素的天然化学成分,它会进一步刺激肠道,加重腹泻症状;同时,这一化学成分还会刺激子宫收缩,可能导致流产和早产。最后,有一些腹泻本身就是早产或流产的预警孕妇必须重视。孕妇喝牛奶拉肚子怎么办

2、孕妇喝牛奶拉肚子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可选用对母子较安全的红霉素、氨苄青霉素;忌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甲硝唑等药,以免对母亲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可服用思密达,这是一种八面礞托石,具有较大的吸附面,既能吸附一些致病菌,又不被机体吸收,对母子安全可靠;还可服用丽珠肠乐、整肠生等微生态制剂,有利于调整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内微生态环境。

3、孕妇喝牛奶拉肚子时要适当补液

孕妇一旦发生腹泻,主要治疗措施是适当补液,补足因腹泻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尤其是钾离子,补充因腹泻而失去的热量,同时要密切观察胎儿情况是否良好,有无早产或流产的征兆。

4、孕妇喝牛奶拉肚子时慎用抗生素

和常人不同,孕妇使用抗生素应该特别小心,常用的多种抗生素与抗原虫药物,除有不良反应外,不少还有潜在的致畸可能,例如常用的甲硝唑,对实验动物有致畸作用,故在妊娠期,特别是怀孕前3个月禁用。其他抗生素,如磺胺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对母亲或/及胎儿均有不良影响,亦应禁用。某些较缓和的抗腹泻剂,如高岭土、果胶可用,这些药物可吸收水分减少肠蠕动。活性炭片也不妨一试。孕妇喝牛奶拉肚子怎么办

5、孕妇喝牛奶拉肚子时服用思密达

思密达是一种八面礞托石,具有较大的吸附面,不被机体吸收,它不但具有上述特性,还可吸附一些致病菌,因而安全有效。一般说来,红霉素、氨苄青霉素对母婴都是安全的。

孕妇喝牛奶拉肚子的原因

1、孕妇乳糖不耐导致拉肚子

患有乳糖不耐症的患者服用牛奶要控制好用量,一般200毫升之内是没问题的,但个别只能喝很少的牛奶甚至完全不能喝牛奶,否则引起胃胀和腹泻,造成孕妇喝牛奶拉肚子。

2、孕妇食用冷牛奶导致拉肚子

因为冷牛奶会影响肠胃运动机能,引起轻度腹泻,使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多数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更应忌饮从电冰箱或地窖里取出的冷牛奶,特别是有伤风感冒的患者。孕妇喝牛奶拉肚子怎么办

3、孕妇对牛奶过敏导致拉肚子

有些人对牛奶过敏,饮用后出现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还有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症状或荨麻疹等,应忌饮牛奶。

4、孕妇刚喝完牛奶就吃橘子导致拉肚子

刚饮完牛奶就吃橘子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孕妇喝牛奶拉肚子,而且还会使人腹胀,腹痛,腹泻。

5、孕妇牛奶和巧克力一起喝导致拉肚子

因为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结合成草酸钙,可造成头发干枯,腹泻,出现缺钙和生长发育缓慢。

孕妇日常饮食的禁忌

1、忌用菜刀削水果

由于菜刀经常接触生鱼、生肉和生蔬菜等,所以会把一些细微的清水无法洗净的寄生虫卵带到水果上,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2、忌吃水果不漱口

有些水果含有多种发酵糖类物质,对牙齿有较强的腐蚀性,食用后若不漱口,口腔中的水果残渣易造成龋齿。

3、忌食水果过多

把水果当饭吃,其实是不科学的。尽管水果营养丰富,但营养并不全面,尤其是蛋白质及脂肪相对较少,而这两种物质也是胎儿生长发育所不能缺少的。

4、忌饭后立即吃水果

饭后立即吃水果,会造成胀气和便秘。吃水果宜在饭后2小时内或饭前1小时。

5、忌吃太凉水果

尤其是不能吃刚从冰箱里取出来的水果。

6、不宜食用薏苡仁和马齿苋

薏苡仁和马齿苋都属滑利食物,既可作为食品食用,也可入药。二者均可对子宫肌肉有兴奋作用,从而可使子宫收缩次数增多,强度增大,容易引发流产。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