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二指肠溃疡的遗传原因
遗传因素对本病的易感性起到较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依据是:患者家族的高发病率和遗传基因标志的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同胞中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6倍;更值得注意的是十二指肠溃疡在单合子双胎同胞发病的一致性为50%,在双合子双胎同胞发病的一致性也增高。
有人发现某些罕见的遗传综合征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Ⅰ型与十二指肠溃疡相关。特别是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患者中约40%同时罹患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虽然与血型、血型分泌物质、HIL-A抗原相关,但非强相关,其他资料的家系调查结果不能证实本病的遗传是按照简单的孟德尔定律支配的方式。
2、十二指肠溃疡的内分泌和创伤原因
内分泌的改变能影响胃液分泌。当丘脑下部功能障碍,脑垂体大量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可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以致溃疡形成。其它如脑垂体、甲状旁腺、肾上腺的肿瘤及胰腺非β细胞瘤等,常伴发溃疡病,均说明溃疡的形成与内分泌水平过高有关。
另外,机械、温热与化学的作用,如食物粗糙、辛辣、过酸、烟酒长期刺激等均可造成十二指肠粘膜的原发性损伤而形成溃疡。
3、十二指肠溃疡的感染原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密切相关。根除Hp治疗能显着降低溃疡的复发率。Hp感染是胃窦炎的主要病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Hp是一种微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呈螺旋形。人的胃黏膜上皮细胞是它的自然定植部位。Hp能在酸性胃液中存活是由于它具有高活性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保护层。检测黏膜组织中Hp的最可靠方法是联合细菌培养和组织学染色检查。更简便快速的检测Hp方法是内镜活检组织尿素酶试验,其敏感度为88%~93%,特异性为99%~100%。
1、上腹疼,不舒服。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上腹疼,感觉很不舒服,而且疼痛也没有规律,主要表现为隐痛、胀痛、灼痛等等。还有少数人会有脚痛的感觉,并且感觉像背部蔓延,很容被误诊为心绞痛。
2、如果没有吃饭就感觉有饱的感觉,并且感觉胀肚子,闷气,还伴有恶心、呕吐的现象,同时整个胸部也觉得闷得活,这也有可能是十二指肠溃疡的早期症状,要加强注意。
3、消化不太好,很容易就吐酸水。有一部分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并且经常反酸水的情况出现。这些主要是因为胃内有发酵的气体,使得胃内气体堆积而引起嗳气的。
4、恶心呕吐都是胃痛病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在胃黏膜受到物理或化学性因素的刺激,以及胃的动力学的障碍,都会出现呕吐和恶心,这时十二指肠溃疡可能应该处在活动的期间。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查,大致上可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方法2类。侵入性方法是指经内镜检查活检作快速尿素酶试验、幽门螺杆菌培养以及组织学检查等。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包括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的检测、14C-尿素呼吸试验或13C-尿素呼吸试验。
2、内镜诊断,内镜检查是十二指肠球溃疡形态学诊断最可靠的方法,它可以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部位、大小、深浅、形态、数目及活动性等作出明确的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多见于前壁,其次为大弯,再次为后壁、小弯。
3、血清胃泌素测定,正常空腹血清胃泌素<100pg/ml,这一基础胃泌素瘤的筛选试验是每一位溃疡患者均必须进行的,因大多胃泌素瘤病人溃疡的部位和症状同一般溃疡病人相似,难以区别。尤其是内科治疗失败患者,内分泌腺瘤病、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溃疡手术后仍有溃疡症状者。空腹血清胃泌素>1000pg/ml,应高度怀疑Z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