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节气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福州冬至要搓米时
2015-12-21阅读:9539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福州冬至吃什么?冬至节,北方人流行吃饺子,而南方则吃汤圆,但福州冬至的习俗不一样,到底福州冬至吃什么呢?既不是汤圆,也不是饺子,而是“米时”!

福州冬至吃什么?

福州称冬至为“冬节”、“团圆节”,在冬至前夜全家围坐搓米时,寓意团圆。搓好之后,冬至早上煮熟,外裹黄豆粉加糖食用,象征好运。出嫁的女儿会在冬至当日送米时回娘家,以表孝心。

米时不是糍粑,区别在制作流程。“米时”是将生糯米用磨盘磨成米浆,而糍粑是用熟糯米放到石臼里捣成糊状。搓“米时”时,桌上要放福橘,象征吉祥如意;还要摆上一对胖乎乎的小泥人,寓意“回进宝”。搓“米时”时,需将糯米粉搓成丸子,在糖粉中来回滚动,寓意“时来运转”,祈福来年好运。

冬至福州为啥吃米时,这与一个民间传说有关。老百姓在这天吃米时,是为了纪念一个孝子。在福州人眼里冬至也跟“拗九节”一样,是个孝顺节。

福州民间流行一个传说,过去有位男子上山砍柴,被母猩猩抓走成亲,后来还生了一个儿子。一天,男子趁母猩猩不在,带着儿子逃回山下,母猩猩悲恸欲绝,孩子也哭闹着要找妈妈。因为母猩猩喜欢吃糯米粉做成的丸子,思念母亲的儿子,便在冬至这天,把煮熟的米时粘在门板上,让母亲循着米时的香气而来,找到了自己。

福州冬至吃什么_福州冬至的习俗

福州冬至的习俗

捏土人

还有孩子们玩的捏土人,也是福州一个风俗,小土人一年会出现两次,一次是中秋节,另一次就是冬至,一对土捏的小泥人摆在案桌前,寓意“回进宝”。等到祭拜祖先的仪式结束,一对小土人就“功成身退”,大人就会把小土人分给孩子当玩具。

多年以前人们衣衫不够,手里要拿个火笼,火笼是一个陶制的罐,里面放着烧红的木炭,木炭上盖着草木灰,刚加热的陶罐很烫手,于是人们在陶罐的外面用竹子编上一个隔热套。冬至日这天拿出来,寓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扫墓祭祖

随着时代的变化、地域的交流,福州冬至也开始流行扫墓。很多在外工作、做生意的人,都会返乡在冬至这天祭祖后上山扫墓,非常热闹。

福州乡村一直有“冬至分时入祠堂”的习俗。乡村各姓都有祠堂,聚合各支的同姓,称“宗祠”;衍派一支的,称“支祠”。凡是男性当年四十九岁的,冬至就上寿为五十,入支祠,让晚辈敬重。凡是男性当年五十九岁,冬至便上寿为六十,入宗祠,让各支祠的晚辈一齐敬重。

理发、酿酒

福州冬至很隆重,节前家长会督促孩子们去理发。冬至节前要理发,如果不理发就俗有“耽冬耽矮细、耽年耽富贵”的说法。

福州人还会选择在冬至这天酿酒,因为这一天福州真正进入隆冬季节,其气候比较适合酿酒;另外,这个时候糯米比早稻米好,酿出的酒更香。

福州冬至吃什么?上面小编为你介绍了福州冬至的美食及习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