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节气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解密过年杀猪习俗
2016-02-01阅读:9434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说到过年杀猪习俗,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其实在农村,这种习俗被很好地流传下来。过年杀猪习俗就是民间所谓的“杀年猪”。那么过年为什么要杀猪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过年杀猪习俗

杀年猪,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年俗。在二三千年前,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原始部族,就已有了很发达的养猪业。“杀年猪”风俗主要是在农村。

猪虽然很普通,但一般人家一年到头却难得吃几回猪肉。原因是家里养的猪起码要长过一百二三十斤才能“出圈”(杀或卖),平时杀猪家里人一时半会吃不完,一般都是卖了换钱花。惟独过年(春节)是个例外,进了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谓之“杀年猪”。

过年杀猪习俗:杀年猪过大年

杀年猪是为过年做准备,所以大部分肉是按血脖、里脊、硬肋、后秋等部分分解成块,和灌制的血肠、粉肠等一起,放进大缸里冷冻贮藏备用。由于汉族民间有正月初一到初五不能动刀剪的习俗,一般在除夕前就把这几天要用的肉料按用途切好剁好,放在缸内的盆碗里,至用时拿出来“缓”(解冻融化)一下就可以加工了。

东北冬季寒冷,年猪肉从腊月存放到二月初也不会变质。精打细算的人家就会把这些肉按“计划”使用,则汉族民间视为“过年”的整个正月里,都“不断肉吃”。

年猪代表了团圆,杀年猪的第一顿饭就是宴请相邻,年猪代表了邻里和睦。年猪宰杀完毕后,对猪肉进行妥善的腌制存贮,也体现了最为传统的秋收冬藏的农耕思想。

俗话说:年猪叫,年快到。可见,很多农家都会把杀年猪看做是年末最后要做的一件事,由于这一风俗的不断发展,渐渐在临安很多山区的村庄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例如在一些村庄在杀年猪之后的第一时间有祭拜灶君的习俗,期望来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在这些地方,年猪杀完后,会把猪头猪尾摆放在一起,寓意有头有尾,更多的是寄望生活衣食无忧。

彝族过年杀猪习俗

彝族人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过年猪,一般不兴杀其他的牲畜。而过年猪的选择是有讲究的,如不带任何残疾和缺陷,不用老母猪,不要尾巴短小,总之要形象完美无缺,没有其他异兆。

一个村寨宰杀过年猪在时间上要有一定的秩序,辈分高者先杀猪,辈分低者后杀猪。杀年猪时,要先喝“杀猪酒”,每个参加杀年猪的壮汉都得喝上一口。然后用烧红了的石块、金丝竹、清水同放一木瓢或木钵中,以纯洁的蒸气进行净化,以除去年猪身上的所有邪气,这表示对祖先神灵的诚心敬奉。

彝族喜欢用高山上的干蕨草烧肉,因为蕨草为吉物,也易燃而且味香。用蕨草将年猪的毛烧尽并烤黄猪皮后,再用炭灰和水涂抹刮净,这样的猪肉没有水气,鲜嫩而味美。

成都过年杀猪习俗

巴蜀农人辛苦一年,年终时用一头肥壮的猪作为丰收的象征,对年的期盼之情一览无余。年关前夕,多选定吉日杀年猪。一般逢亥日、亥时及俗称为“不顺日”的“八”“六”不杀猪。俗以为杀猪日代表的属相,应与家中所有成员的属相不同,否则对属相相同的人不利。

杀年猪时,在院中横放杀猪板凳儿,一人拧耳朵,一人抓猪身毛,用膝盖抵住,一人捉尾巴,把猪横着压在其上,用布揩净四蹄,称为“洗脚”。迷信的人认为这样做后,猪好超生走路,家中喂养的猪不会生病。掌刀的人多用双手将猪按住,一般支使儿童将刀递来,可以免去杀猪人的罪孽,而儿童也因年幼无知,不犯递刀之罪。

选择杀口时,按“大杀腿,小杀嘴”原则。杀口一定要选好,否则猪会不死。按理要一刀将猪杀死,诸事顺遂。手艺不好,不能一刀杀死,则不马上抽刀,在杀口内改换方向,多杀两刀,共三刀,意为“连升三级”,化解了不吉。若抽刀后,猪仍未死,则改用竹片或木棍从原刀路使劲捅至死。杀猪放出之血,称为“二刀菜”。主家焚烧蘸少许杀猪刀口的血的纸钱,称为“送猪买路钱”。

然后将猪吹胀,用开水浇烫,刮去毛,洗得白白净净,将猪头正对堂屋门摆放,有的在猪头前还要供上酒饭,请祖先享用,再开膛破肚,将猪肉分割成若干块。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年猪肉的制作程序与工艺,以及各块猪肉的具体名称也有显着的民俗特征。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