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节气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潮汕过年习俗
2015-12-17阅读:9581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潮汕春节风俗有哪些?每个地方都有不同与其他地方的习俗,潮汕当然也不例外,那么潮汕春节风俗和其他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小编为您总结了一些潮汕过年习俗,看看吧。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

1、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

2、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

潮汕春节风俗_潮汕过年习俗

3、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取水一俗已经徒有形式而已。

4、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从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

5、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6、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祥。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这一天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7、这一天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

8、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9、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都要彻头彻尾地大扫除,上至灯罩门窗、下至用物被帐,都要清洗,此谓之“采囤”。

10、除夕前大家都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对于潮汕人,除鸡、鹅、鸭、鱼肉外,还要贴春联、挂福字、买春花,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为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11、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红龟粿、壳桃粿、菜头粿(萝卜糕)、共同糕(土豆粿)、甜粿、鼠壳粿、米粿、虾枣。

12、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公祖”(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坐,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13、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后面3天就不能动扫帚拖把,以表敬意。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一般是木耳、花生米、豆干、针菜/黄花菜、香菇。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14、除夕夜就是“过年”。外出的家人这天都得赶回家团聚。晚上全家吃团圆饭,基本都是吃火锅,即“围炉”。饭后也不得先行离桌,意为团团圆圆。饭菜也必须有剩,且不能倒掉,意为年年有余……等到全家人都吃完,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而且必须在饭桌上发。

15、除夕晚上家里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还要在米缸、锅鼎压钱和大吉,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16、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熬甜汤、鸡鸭鱼、拜天公、灶神、地主爷、床婆婆,当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放鞭炮。

17、不得不提到姜薯,只有在潮阳和惠来的部分滨海地区的山地种植。潮汕人特别是潮阳人喜欢吃姜薯。除夕围炉,甜姜薯都是菜式上的“常客”。潮汕地区,大年初一,亲朋登门拜年,特别的初次到家里来访的,便会煮姜薯片汤招待,表示对来客的敬重。姜薯汤,在潮汕人心目中,象征的是:甜蜜、美满、吉祥和幸福。

18、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是绝对不能忘记的。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19、拜年,又称为“拜正”。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但一般是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所以,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

潮汕春节风俗_潮汕过年习俗

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

如果是有官职的,那当然是“步步高升”啦。而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有这样的玩笑,大年初一拜年,出门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也戏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潮汕春节风俗有哪些,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总结的内容,供参考。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