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大家都知道北方节日里常见的饮食就是饺子了,而春节优胜,款待别人的主要食物就是饺子,那么春节吃饺子的来历是怎样的,在哪些地方有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呢?下面小编为您详解春节吃饺子的来历和习俗,看看吧。
春节吃饺子的来历是什么?
据三国魏人张揖着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关于饺子的来历,民间有一则传说:
从前有个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寻欢作乐,闹得国家贫穷,百姓怨声载道。一天,奸臣潘奇叩见皇上,说“人若能吃百样饭,就可增寿延年成神仙,皇上可下令在各地招选名厨,让他一日三餐做新样,吃到百种饭,不就如愿以偿了吗?”皇上听后,即出告示,举国招选。
不几日,各地厨师来到京里,经殿试,苏巧生被选上。从此,苏巧生凭高超技艺为皇上做了九十九个花样的饭菜,皇上很满意。这一夜,苏巧生很高兴。心想明天再做一样饭就可回家与亲人团聚了。但到做饭时,竟不知该咋做最后一顿饭。他想到自杀逃跑,还想到毒死这个吃喝人民血肉的昏君。
正在悲伤的时候,突然看到菜案上有些剩下的羊肉和菜,便举刀把羊肉和菜一起剁碎,胡乱搁上调料,用白面皮包了许多小角子,然后放在开水锅里煮熟,当成最后一样饭给皇上端去。
苏巧生正木呆呆地坐着等死,谁知皇上吃了这餐饭后,竟穿着睡衣跑进厨房说:“今日这顿饭最香,这叫什么名字?”苏巧生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后抬头看见这种扁扁的东西,信口答道:“这是民间上等品———扁食。”
皇上又留苏巧生继续给他做饭,巧生对这个贪得无厌的昏君气愤极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厨师,就学着包扁食吃。这样,一代一代,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是什么?
饺子,因为饺子里又有面又有菜,而且吃起来很随意,是倍受我国人民所喜爱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面食,也是我国人民欢度新春的传统美食,尤其是北方,人们习惯于过年包饺子,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初六捏面团,初七初八炸年糕,初九初十白米饭,十一十二八宝粥,十三十四汆汤丸,正月十五元宵圆。
饺子,是我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民间俗话说:“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过饺子”,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吃饺子的习惯。老年人过去常说,好吃莫如饺子,舒坦莫如倒着(睡觉),饺子就酒,越哈(喝)越有。据民间传说,之所以叫“和”面,是取“和和美美”之意。将一个个小面团擀成圆圆的饺子皮,叫作擀皮。擀出的饺子皮是圆的,即寓意“团团圆圆”,这种团圆象征着亲人间血脉的融合。
就饺子的馅来说,大致可分为荤,素两种。各种肉馅,海鲜馅,蔬菜馅,肉菜合馅,野菜馅,其中最为流行的是白菜猪肉馅、韭菜猪肉陷、芹菜牛肉馅,牛肉馅或羊肉馅,以及虾米、海参、鱼(或鸡蛋)的三鲜馅及韭菜鸡蛋馅,还有苋菜和肉馅的。饺子的烹熟方法多用水煮,蒸,汤饺、烫面饺和煎饺。过去三十晚上家家都要剁馅儿,剁得越响生活越红火,是三十晚上一道特殊的交响乐。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总结的春节吃饺子的来历和习俗,供参考。
小编:小孩子新年最想要的就是压岁钱和新衣服了,其实新年穿衣服也是有习俗的,大家都知道吗?那么春节穿衣习俗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春节穿衣习俗,看看吧。
春节为什么要穿新衣?
新年当然要穿新衣裳,而且要是大红的,一是表示喜庆,二是表示新的一年开始了,三是要在新年辞旧迎新。要穿的整洁,必须要把衣服整理的刚买的一样,这样擦能表达新年时的三大点和一个迎接新年的准备,让新年更喜庆!
记得我们小时候,过年是一定要穿新衣服的。不过慢慢长大后,似乎对穿新衣服越来越淡薄,大概平时也经常在穿新衣服吧。
过年穿新衣是个古老的习俗,在南北朝风俗,就有这种记载,元旦这一天“长幼悉正衣冠”。在宋朝,《东京梦华录》中也有记载,宋朝这个朝代很有意思,是市民之风非常繁盛,每到新年这一天,大家都穿得干干净净的新衣,到处去逛。到民国的时候,《平谷县志》也记载正月初一“卑幼盛装饰,拜尊长为寿”。所以这个新衣几乎成了春节的品牌。一过新年,大家都穿新衣,这也就是过年为什么要穿新衣的原因了。
过年穿新衣是因为中国古老的农耕社会有关,过去农耕社会,特别是黄河流域,一年一熟,也就是到年底才总结、才发点薪金,就是总结一下,所以不象现在一个月就开支一次,一个星期开支你可以周周买新衣,甚至天天买新衣,因此到新年开始的时候,就要万象更新,从里到外都有一种新的气象,所以过年穿新衣,衣服就很像穿在身上的春联,表示对春天的庆贺。这个穿新衣还是辟邪的,它是驱邪降吉祥这样一个寓意在里边。不管是有钱人还是穷人,到这个新年的时候,他都得在过年穿新衣。
新年穿衣要注意什么?
1、冬季穿衣要有一定的件数和适宜的厚度。羽绒服有一定的厚度,羊毛织物的气孔不是直通的,都能给人带来适宜的衣服小气候。皮类服装几乎可以阻绝衣服内的空气对流,冬季外出时着皮装,保暖效果最佳。
2、冬季的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室内外温差太大,人体因难以适应而容易诱发感冒等病症。据专家研究,令人体感觉舒服的空气温度有个范围,气温过高,不仅造成体感不适,易致疾病,而且还影响高级神经活动和植物神经机能,会使人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确性和协调性变差、反应速度降低等等。
3、衣领过紧会使颈部血管受到压迫,使输送到脑部和眼部的营养物质减少,进而影响视力,也会影响颈椎的正常活动,容易导致颈椎病。
4、有些穿高领衣服的人在转头时速度过快,会诱发心动过缓甚至心脏骤停以及低血压,造成脑部血流的减少和暂时中断,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面色苍白、神志不清。
5、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要是整天戴着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稍微受寒,就容易感冒。
6、小孩穿衣宜少不宜多。专家提醒:不要给宝宝穿化纤衣服,化纤衣服易产生静电,它会加重皮肤的干燥和不透感。
7、不要给宝宝穿高领毛衣或绒衣,虽然它可抵御风寒,但容易引起颈部瘙痒及荨麻疹。
8、不要给皮肤过敏的宝宝穿羽绒棉服,因它可诱发全身皮肤出现皮疹及支气管痉挛。
9、要选择一双舒适保暖的鞋子,鞋袜要干爽,久在室外站立时,要时不时地活动一下。
春节为什么要穿新衣,新年穿衣要注意什么,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总结的内容,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