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节气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北方,处暑
2016-08-27阅读:9483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北方处暑吃什么
二、处暑吃这些食物最好
三、处暑养生注意事项

北方处暑吃什么

1、鸭子

南京人传统的饮食习俗是在“处暑”时节吃鸭子。鸭子,特别是南京江宁湖熟地区的麻鸭最为抢手,据悉,那里的鸭子味甘性凉,肥瘦适宜。如果没有空,老南京人都会去熟食店买半只鸭子回家;有空的人都会在家炖上“萝卜老鸭煲”或做“红烧鸭块”送给邻居,这就是俗语中说的,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北方处暑吃什么

2、凉茶

处暑煎药茶的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在处暑前后如果感到口干舌燥,以性干寒的麦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热,还能养阴;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贝泡水饮用,更是有化痰止咳、生津养肺的作用,也适合气虚的人士。不过,处暑时节应少喝凉茶,因为此时的暑热并不严重,而凉茶过度苦寒,易伤脾胃,同时也对肺和肾无益。

3、酸梅汤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制作酸梅汤很简单,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度降低。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

乌梅中的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能有效地抑制乳酸,降低疲劳感,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所以处暑节气喝酸梅汤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此外,吃多了肉时,喝酸梅汤还能帮助体内酸碱值达到平衡。

处暑吃这些食物最好

1、滋阴润燥食物

处暑后的天气多半以干燥为主,因此这个时候就应该多吃一些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除此之外饮食还应该以清淡为主,随着水果的大量上市,不妨多吃些梨、葡萄、西瓜之类的水果,以此来滋阴润燥。

北方处暑吃什么

2、酸性食物

进入秋季后肺经当值,我国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因此在秋季应该适量的多吃些酸性食物。过一段时间后橘子和山楂将要成熟,这个时候不妨多吃这两种食物,以此来达到保肝护肺的功效。

3、维生素食物

在秋季必须要多吃些含有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西红柿、鲜辣椒、茄子、马铃薯等,这些食物能补充人体营养从而避免受到燥邪的侵害。同样还需要多摄取些碱性食物,比如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这类食物同时还含有丰富的水分,是秋季里必不可少的食物。

4、优质蛋白质食物

蛋白是我们人体的生命基础,因此不管是夏季还是秋季,都应该保证优质蛋白的充分摄取。比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及豆制品等,秋季是一个增液养津的特殊时段,因此适量的增加一些蛋白质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处暑养生注意事项

1、穿着提示: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2、睡觉夜寝提示: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3、室内提示: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4、防病提示:在9月23日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风寒或风热感冒。发病及时用食物疗法恢复平衡。

5、饮食提示:可吃温补食物。脸无痘、面不红者若有吃辣味的习惯,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有饮酒习惯者可适量少喝点酒,其中白酒、黄酒一定要加温;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者,早晨可吃几颗;喜欢吃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酸味主收敛。

6、这段时间尽量不吃萝卜(胡萝卜除外)。萝卜主下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易伤中气。

上一篇:立秋,饺子 下一篇:处暑,处暑饮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