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节气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清明节野菜,野菜,吃的野菜
2017-03-26阅读:9294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清明节吃的野菜
二、清明过后采摘和食用野菜的需注意几点
三、食用野菜注意事项

清明节吃的野菜

1、清明节吃的野菜:苦菜

苦菜也有叫苦蕈菜、苣菜、败酱等。苦菜顾名就能知其属性是味苦性寒,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排脓。苦菜中还含维生素C及大量铁质,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及钙、磷等。此时食用清热凉血,降内热减少因内热而外感风寒的疾病。

2、清明节吃的野菜:马兰头

马兰头也叫马兰、螃蜞头草、田边菊等,我国大部分地区路边及田野有生长,也有人工栽培。其含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蛋白质、脂肪、钙、铁等,味辛性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对于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衄血,血痢等都有一定食疗作用。

3、清明节吃的野菜:刺儿菜

刺儿菜它是菊科植物小蓟的全草或根,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生长,常在路旁、沟岸、田间可见,人们常称为小蓟、蓟蓟菜。刺儿菜特别含生物碱、皂苷等,味甘、苦,微寒,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据报道,小蓟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曩球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清明节吃的野菜

4、清明节吃的野菜:蕨菜

吃起来不仅鲜嫩滑爽,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享有山菜之王的美誉。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蕨菜味甘性寒,入药有解毒、清热、润肠、降气、化痰等功效。

5、清明节吃的野菜:竹笋

性味甘微寒,具有清热消痰、利膈爽胃、消渴益气等功效。竹笋还含大量纤维素,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去积食、防便秘,而且也是肥胖者减肥的好食品。

6、清明节吃的野菜:清明菜

如今的清明节除了延续扫墓的习俗外,清明菜更因清明菜粑粑的淡出而鲜为人知,只有在中药铺中听见它的学名“鼠曲草”时,才会被人从记忆中重新拾起。生活在钢筋混凝土里久了,我们渐渐遗忘了前人流传下来的习俗,也渐渐遗失了我们心中最纯真的东西。

7、清明节吃的野菜:血皮菜

生长健壮,抗逆性强,基本上不受病虫危害,无农药污染。其嫩枝叶做菜,质脆嫩,具有菊科类植物的特殊清香,风味独特。民间认为紫背菜有凉血、去虚火的功效,是一种有益于人类健康保健蔬菜。

清明过后采摘和食用野菜的需注意几点

1、路边的野菜莫乱采

采野菜要选对地方,不要选公园、路边或者污水旁的野花,因为这些地方的野菜被污染的可能性大,吃后会影响人体健康。建议:采野菜要远离厂矿附近、耕地旁、果树下、马路边,最好能去树林里采集,这样才能尽可能吃到没污染的野菜。

清明节吃的野菜

2、野菜并非越苦越清火

不少的人觉得苦能清火,越苦的野菜清火的作用越大,故比较青睐苦味野菜。营养专家表示,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虽然苦味野菜具有性凉的特点,从中医上说是具有清火、解毒、凉血的作用,但是多食伤害脾胃,影响代谢,建议苦菜生吃为佳。

3、野菜咋吃才健康

最好采用蒸、做汤或做馅等方法食用。因为野菜所含草酸比较大,它被吸收后会与血液中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可能沉着于泌尿系统及胆道,引起肾结石和胆结石。这样的野菜最好在沸水中烫一会儿再食用。许多野菜,如山蒜有微毒,采挖回来后要在水里浸泡两个小时以上再食用,以免中毒。

食用野菜注意事项

1、肠胃敏感的人要少吃

野菜多为寒凉性,脾胃虚弱和慢性肠炎的人,最好不要多吃。即使是正常体质的人,野菜吃多了也会造成脾寒胃虚等症。虽然野菜对“降火”和提高免疫 力有一定帮助,但也不是任何人有“热”有“毒”需要清理。实火旺,脸上长痘、口舌生疮、口臭、急躁、大便干等症状可以多吃点,以泻火气。像马齿苋、野芹 菜等野菜中含有过敏物质,过敏体质的人吃的时候需要谨慎。

清明节吃的野菜

2、野菜至少要泡两小时

医生表示,有的市民在挖到野菜之后会迫不及待地放到嘴里常常鲜,“这其实很危险。因为有的野菜不常见,万一有毒那危害就大了。即便是在市场上买到的野菜,也都应该先用传统的方式处理一下,至少在清水中浸泡两个小时。”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