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婚恋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古代女人如何对付小三
2016-03-22阅读:9322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小三插足导致离婚的夫妻越来越多,对小三原配都是非常痛恨的,她们也想知道古代女人如何对付小三的,那古代女人是如何对付小三的呢?小编马上告诉你。

一、清代女人对付“小三”。

清代佚名写的《隔帘花影》中,记述了有位宋夫人,发现她的老公在外包养了一个“小三”。宋夫人带上仆人找到那个姑娘,带回家来,叫人剥光那姑娘的衣服,裸露于堂上,亲自动手用马鞭把那女子打得浑身是血,并剃光了她的头发。

二、汉代女人对付小三。

更早的《汉书》记载,汉景帝刘启的曾孙广川王刘去有一个名叫昭信的宠妃,十分嫉恨其他的姬妾与自己分享老公的宠幸,便残酷打击这些姬妾。

昭信曾诬陷一个名叫望卿的姬妾,说她在画师面前赤身裸体,并用鞭子笞打望卿,令诸姬用烧红的铁签灼她的身体。望卿逃跑,跳井自杀,昭信叫人把她拉上来,用木棍捅入她的阴道,然后割下她的鼻子、舌头和嘴唇,并烹煮她的尸体。昭信先后杀过十几个对自己地位有威胁的女人。

三、隋朝女人对付小三。

大隋王朝开国的时候,因为妻子独孤氏有所贡献,隋文帝杨坚为了感激独孤氏,不仅册封其为皇后,还约定二人一起管理天下,并称为“二圣”。

杨坚每次上朝,都要带着独孤氏一起乘龙辇去朝堂上班。他坐在前殿临朝听政,独孤氏就坐在后殿认真旁听,下班后,两人又坐上龙辇一块儿下班。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独孤氏还提出一个在当时看来极其过分的要求,她要杨坚发誓不能亲近自己以外别的嫔妃和宫女,更不能和别的女人生下一子半女。杨坚一时头脑发热,居然答应了她的要求。

然而,男人毕竟是男人,男人怎么能离开女人,何况杨坚是九五至尊的皇帝,后宫佳丽如云,美女荟萃?有一次,独孤氏病卧凤床,杨坚一是忍耐不住,就趁机悄悄地临幸了一位叫尉迟贞的后宫佳丽。

这位尉迟贞是宫中梅花苑主人,既年轻漂亮,又体态优雅,举手投足尽显女性的妩媚,让杨坚见识到了什么才叫女人。相比整日一副女强人做派的独孤氏,可谓是天壤之别。

独孤氏对老公一向看得紧,见他一夜未归,马上派人去打听。得知他偷腥的时候,马上露出醋婆本色,叫上一干手下就去收拾尉迟贞这个横刀夺爱的“小三”。而杨坚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一大早就大摇大摆上朝去了。

独孤氏来到梅花苑,见到尉迟贞二话没说,就命手下拖出去棍棒伺候。可怜的尉迟贞虽然妩媚功夫了得,但铁布衫的功夫却没练过,不多大一会儿就从一个楚楚动人的美女变成了血肉模糊的尸体。

消息传到杨坚的耳朵里的时候,他惊呆了。好歹自己也是个皇帝,连个过门的小老婆都不能碰,不仅大声哀叹:“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这就是汉语“自由”一词最早的出处。

直到独孤氏死后,杨坚才彻底获得自由,不过已经年过花甲。此时,南陈灭亡,宣华夫人与容华夫人等几个绝世美女进入隋宫。想想自己浪费的大好青春年华,杨坚觉得十分可惜,于是再次发飙,左拥右抱,日夜享乐。不想由于杨坚年事已高,超负荷的临幸,不久就病倒在了龙床上了。

古代女人如何对付小三_古代女人对付小三的办法

四、吕后打击小三。

当然,打击小三最为残酷的莫过于刘邦的皇后吕雉。吕雉与戚姬,按照当今说法就是一个是正室,一个是小三。 不过吕后也确实有点狠,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谁又说得清呢?本来,刘邦与吕后的感情本来是不错的,但是在夺取了天下之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刘邦又娶了戚夫人为妃。吕后比戚夫人大多了,戚夫人与刘邦“一夜情”时,只有18岁,是一个未出阁的小家碧玉;而吕后自然就成了黄脸婆“豆腐渣”。

年老色衰究竟敌不过年轻貌美,在这场妻妾争宠大战中,戚夫人开始占据上风。刘邦每次外出都由戚夫人陪侍,而把吕后丢在后宫。刘邦死后,吕后派人砍去了戚夫人的手脚四肢,又让人剜去了她的那双迷人的眼睛,再用药熏聋耳朵,强迫她喝下哑药,然后不死不活的扔在厕所里,叫做人彘。戚夫人就这样在受尽折磨之后,无声地死去了。

上面简单为您介绍了古代女人如何对付小三,由此看来古代女人对付小三的手段都是非常残忍的,但是在现在,女人不能用这种方法对付小三,现代女人与小三的争斗,最重要的还是得靠智慧。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