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而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女性生殖器官感染性疾病常先侵犯输卵管,再逐渐侵入子宫内膜、卵巢,很少累及宫颈、阴道、外阴。多为盆腔结核的一部分,常继发于肺结核、肾结核、胃肠、骨或关节结核等,偶尔也可为全身粟粒性肺结核的一部分。 感染的主要来源是肺或腹膜结核。子宫内膜结核在生殖器官结核中占50~ 60%,常常是由输卵管结核蔓延扩展到子宫,病变多局限在子宫内膜,严重时可以侵犯子宫肌层。
1、非结核性子宫内膜结核较为多见,由一般病原菌感染引起,常见于月经期、流产及分娩后如分娩时胎盘和胎膜残留、月经期性交、长期子宫出血、不完全性流产感染、消毒不严的妇科检查、子宫腔内操作如人工流产及各种阴道式手术的上行感染、子宫颈结核、阴道结核的上行感染、子宫内膜息肉或黏膜下肌瘤坏死引起的感染。
2、在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呈酸性环境,宫颈有粘液栓,这是人体的生理屏障,可以抵御细菌的侵入。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经期,分娩,流产后及各种宫腔操作时,这种屏障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易引起细菌的侵入,造成子宫内膜结核,另外,不注意个人卫生,经期性交及与患有性病的异性性交,也易发生此病,老年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下降,阴道内酸度下降及宫颈粘液栓减少,易出现老年性阴道结核,并进一步发展为子宫内膜结核。
3、子宫内膜结核多由输卵管结核扩散蔓延而来。当结核杆菌感染机体后,一般不马上发病,而是经过一段潜伏期。在潜伏期间,当机体处于抵抗力差的情况下,结核杆菌便能侵犯子宫内膜,最终将累及到内膜基底层。
1、子宫内膜可能会导致月经不正常,由于 结核病 变的影响,早期子宫内膜可以充血或形成 溃疡 ,出现月经过多;晚期,子宫内膜受到破坏,影响了内膜的功能,使月经稀少,甚至闭经。不孕,由于子宫内膜的结核病变破坏了 受精卵着床和发育的环境,或是因输卵管的结核病变使输卵管不通,造成不孕,所以,不少病人是因为不孕来医院检查,而最后确诊为子宫内膜结核的。
2、子宫内膜结核发病初期,由于内膜坏死脱落,可出现经期延长和经量增多的现象,随着子宫内膜遭到破坏程度的不同,月经量逐渐减少,甚至闭经,有患者幼年时就得结核,从小内膜就被破坏,而致终生无月经。
3、诱发卵巢肿瘤,子宫内膜结核可使盆腔粘连、输卵管坚硬甚至梗阻、激素的代谢功能异常及免疫功能异常,导致孕卵逆行与子宫内膜不同步,或使孕卵本身逆行受阻而发生不孕。子宫内膜结核可以引起盆腔粘连,输卵管运行障碍,受精卵只有在局部种植发育,导致结核妊娠的概率增加。临床上,超声波检查发现,子宫内膜结核患者卵泡发育迟缓,常伴卵巢排卵功能障碍。
4、中重度子宫内膜结核可导致盆腔结合破坏,输卵管位置改变,卵巢包裹和盆腔粘连,造成输卵管与卵巢位置变化,从而影响卵子排出、摄取和精卵输送。
5、子宫内膜结核的危害比较多,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患上了子宫内膜结核的话,一定要立刻去医院检查,并且治疗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既往有结核病史的妇女多见。
1、预防接种
与肺结核相同,除加强防结核宣传教育外,应加强儿童及青少年的保健工作。防止结核杆菌感染,在不幸感染结核杆菌后,也应尽快就医,以免感染扩散。
1.1、接种年龄:
新生儿:体重2200g以上的新生儿,出生24h后即可预防接种卡介苗,必要时可在3个月内补种。
3个月以后的婴儿直至青春期少女: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行卡介苗接种。
1.2、禁忌症:
结核病活动期应避免妊娠。国外Desopo和Springett报道,经治疗后随访5年以上本病的复发危险率低于1‰,因此,病情稳定后5年或5年以上才可妊娠。
1.3、注意事项:
生殖器结核患者其阴道分泌物及月经血内可能有结核菌存在,应加强隔离,避免传染。
2、增强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
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营养,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果蔬、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的禽鱼肉和鸡蛋、牛奶,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