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节气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上海腊八节,腊八节
2018-02-19阅读:10911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上海腊八节的习俗
二、腊八节的其他习俗
三、腊八节的由来

上海腊八节的习俗

1、上海腊八节的习俗之一祭祖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

2、上海腊八节的习俗之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上海腊八节的习俗

3、上海腊八节吃什么

最正宗的腊八粥,名义上要凑满八样原料,但也不拘泥,少至四五样,多至十几样均可。有些地方的腊八粥是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豆子掺在一起熬煮的,这是所谓的细腊八。

有些人家吃的腊八粥,是在米中掺入青菜、黄豆、蚕豆、豆腐、胡萝卜、荸荠煮成,这叫粗腊八。

上海人喜欢吃细腊八,细腊八有甜咸两种口味。到了腊八那天,煮的腊八粥完全看家里的食材而定。

腊八节的其他习俗

1、腊八节习俗-吃腊八面

陕西关中地区有在腊八节吃腊八面的习俗。腊八面的做法是用八种蔬菜做成臊子,外加辣椒油浇在面上,一来是取“辣”与“腊”同音,二是为驱走寒气。以面和各种豆类(红豆为住)为原料,面需做成韭叶面(韭菜叶的宽度相等的面条)备用;红豆提前泡一晚,腊八这天用来熬汤,待水开时转小火至红豆熟透,中火煮面。同时熟油将葱花爆香,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上海腊八节的习俗

2、腊八节习俗-打腊鼓

古谚云:“腊鼓鸣,春草生。”中国民间自古以来便有打腊鼓的习俗。通常是在腊日,或腊日前一天,村民集会,击鼓驱疫。届时,人们戴上假面具,扮作金刚力士,敲击细腰鼓,歌舞喧天,以示赶走邪魔,迎接新春的祈望。旧时,农业生产落后,冬日送肥保温防寒是确保来年丰收的重要措施。故而腊日打腊鼓还有击鼓催春的农事之意。谚语道: “腊鼓动,农人奋。”腊日一过,农民便忙于运肥上田,为新春的耕作开始着手进行准备。

腊八节的由来

在我国民间,人们习惯上把农历的十二月称为腊月,把腊月的初八称为腊日或腊八,并将其当作一个传统节日即「腊八节」来对待。许多与腊月或腊八有关的习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腊」字。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驱鬼避疫的仪式。上海腊八节的习俗

「腊」在古代原本是一种在岁终进行祭祀的名称。东汉蔡邕《独断》一书中明确地说:「腊者,岁终大祭。」应劭《风俗通》一书中亦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在古代农业社会,人们的许多风俗习惯都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每当农业生产获得丰收,人们便认为这是天地诸神及祖先帮助护佑的结果,于是便要举行盛大的祭典,来祭祀掌管风、雨、田、农的天地诸神和自己的祖先,以示感谢,并乞求来年风调雨顺。又因为在农民的生活中,人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前三季都是比较忙的,只有冬藏之季比较空闲,所以,腊祭常于年底举行。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举行腊祭的岁终之月称为「腊月」了。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