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保健学堂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湘潭产妇惨案 羊水栓塞如何预防
2014-08-14阅读:9350 学员编辑 收藏

产妇死在手术台,医生护士全失踪,湘潭产妇之死不仅引起了整个社会对医疗问题的关注,更是凸显了人们对疾病常识的缺乏,湘潭产妇子宫病理切片证实为突发性羊水栓塞致死,那么什么是羊水栓塞,羊水栓塞的原因是什么,临床表现是什么,如何预防羊水栓塞呢,养生之道为您一一介绍羊水栓塞知识。

什么是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又称妊娠过敏反应综合征,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中污染羊水中的有形物质(胎儿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粪)和促凝物质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的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

羊水栓塞的发病率为4/10万~6/10万。

湘潭产妇惨案 羊水栓塞如何预防

羊水栓塞发生的基本条件:羊膜腔内压力增高(子宫收缩过强或强直性子宫收缩),胎膜破裂(其中2/3为胎膜早破,1/3为胎膜自破),宫颈或宫体损伤处有开放的静脉或血窦。

发生羊水栓塞的原因

羊水栓塞多发生在产时或破膜时,亦可发生于产后,多见于足月产,但也见于中期引产或钳刮术中,大多发病突然,病情凶险。胎膜破裂后、分娩时或分娩后,以及在催产素静滴引产或在中孕钳挟等情况下,产妇突然烦躁不安、寒战、呕吐、呛咳、呼吸困难、发绀、迅速休克。发病急骤者,可于数分钟内死亡。部分患者血压回升后,往往出现产后大出血,血不凝,有时有全身出血倾向,最后可出现肾、肺、心功能衰竭。羊水栓塞发病迅猛,常来不及做许多实验室检查患者已经死亡,因此早期诊断极其重要。

经产妇居多,多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史,常见于宫缩过强或缩宫素(催产素)应用不当,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子宫破裂或手术产易发生羊水栓塞。前驱症状,如寒战、烦躁不安、咳嗽、气急、发绀、呕吐等症。如羊水侵入量极少,则症状较轻,有时可自行恢复,如羊水混浊或入量较多时相继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

羊水栓塞的表现症状

1、呼吸循环衰竭

根据病情分为暴发型和缓慢型两种。暴发型为前驱症状之后,很快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急性肺水肿时有咳嗽、吐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快、血压下降甚至消失。少数病例仅尖叫一声后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缓慢型的呼吸循环系统症状较轻,甚至无明显症状,待至产后出现流血不止、血液不凝时才被诊断。

2、全身出血倾向

部分羊水栓塞患者经抢救渡过了呼吸循环衰竭时期,继而出现DIC,表现为大量阴道流血为主的全身出血倾向,如黏膜、皮肤针眼出血及血尿等,且血液不凝。但是部分羊水栓塞病例在临床上缺少呼吸循环系统的症状,起病即以产后不易控制的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容易被误认为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3、多系统脏器损伤

本病全身脏器均受损害,除心脏外肾脏是最常受损害的器官。由于肾脏缺氧,出现尿少、尿闭、血尿、氮质血症,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脑缺氧时患者可发生烦躁、抽搐、昏迷。

如何预防羊水栓塞

1、人工破膜时不兼行剥膜,以减少子宫颈管的小血管破损。

2、不在宫缩时行人工破膜。

3、掌握剖宫产指征,术中刺破羊膜前保护好子宫切口上的开放性血管。

湘潭产妇惨案 羊水栓塞如何预防

4、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

5、对死胎、胎盘早期剥离等情况,应严密观察。

6、避免产伤、子宫破裂、子宫颈裂伤等。

(1)分娩时勿使宫缩过强,子宫收缩过强使宫腔内压力增高,可能引起子宫下段内膜破裂,则宫缩时羊水由间隙进入母体。需适当给予镇静剂及抑制子宫收缩剂,以缓减宫缩。

(2)人工剥膜与人工破膜,扩张宫颈和剥膜时均注意避免损伤,破膜后羊水可直接与开放的静脉接触,在宫缩增强的情况下易使羊水进入母血循环。人工破膜时必须在宫缩间歇时进行,减少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的机会。

(3)正确使用缩宫素,并严密观察,防止宫缩过强,在使用缩宫素时应专人看护。

(4)对有诱发因素者,严密观察警惕本病的发生,如剖宫产、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急产等。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