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精品文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是怎么回事?
2015-09-18阅读:9035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的病理病因,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病因

一、病因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是由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

EBV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的DNA病毒,属疱疹病毒属,主要侵入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表面有 C3a受体,与 EBV受体相同)。EBV有5种抗原成分,均能产生各自相应的抗体:①衣壳抗原(VCA):VCA IgM抗体早期出现,多在 1 2个月后消失,是新近受EBV感染的标志。VCA IgG出现稍迟于前者,但可持续多年或终生,故不能区别新近感染与既往感染。②早期抗原(EA):可再分弥散成分 D和局限成分R,是EBV进人增殖性周期初期形成的一种抗原,其中EA D成分只有EBV特异的DNA多聚酶活性。EAIgG抗体是近期感染或EBV活跃增殖的标志。该抗体于病后 3 4周达高峰,持续3 6个月。③核心抗原(EBNA):EBNAIgG于病后3 4周出现,持续终生,是既往感染的标志。④淋巴细胞决定的膜抗原(LYDMA):为补体结合抗体,出现和持续时间与 EBNA IgG相同,也是既往感染的标志。⑤膜抗原(MA):是中和性抗原,可产生相应中和抗体,其出现和持续时间与 EBNA IgG相同。

本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多呈散发性,也可引起小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晚秋至初春为多。患者和EBV携带者为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唾液腺及唾液中,可持续或间断排毒达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传播途径主要经口密切接触而传播(口一口传播),飞沫传播虽有可能,但并不重要。偶可经输血及粪便传播,关干宫内传播问题尚有争议。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性别差异不大,6岁以下儿童多呈隐性或轻型感染,15岁以上感染后多出现典型症状。发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罕见。

小编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病因,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小编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