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精品文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新生儿溶血病怎样治疗?
2015-09-18阅读:9035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方法,治疗新生儿溶血病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新生儿溶血病应该吃什么药。

新生儿溶血病怎么治疗?

一、西医

1、胎儿治疗

1、西药综合治疗:

在妊娠早、中、末期各进行10天。

维生素K 2mg,每天1次。

维生素C500mg加25%葡萄糖40ml每天静脉注射1次。

氧气吸入每天2次,每次每次20分钟。

维生素E 30mg每天3次。

2、药物治疗:

方法:预产期前1~2周,口服苯巴比妥(10~30mg每日3次) 。

作用:减少RDS和增加胎儿肝细胞酶的活力,减轻生后黄疸。

3、孕期转换血浆治疗:

目的:换出抗体、降低效价、减少溶血、提高胎儿存活率。

方法:胎龄20周后每周换一次或视病情而定,每次换100ml左右。

副作用:可能出现皮肤搔痒蛋白过敏,经对症处理后即可恢复正常。

4、宫内输血:

适应症:羊水光密度检查提示有胎儿死亡可能的重症病例。

方法:

怀孕1周起将血注入胎儿腹腔,隔周再输,以后每3~4周一次。

输血量按胎龄减20乘10计算。

副作用:

进血量过多、腹压超过脐静脉压力可致循环停止,胎儿死亡。

有引起感染、出血、早产可能。

刺激胎盘可导致更多胎儿血液流入母体,加重病情。

因此,一般不用。

二、中医

1、中药预防

对已致敏的孕妇:用益母草500g、当归250g、川芎250g、白芍300g、广木香12g共研成细末、炼密成丸,每丸重9g,孕期中每日服1~3次,每次一丸,直到分娩。

Rh或ABO不合的孕妇:口服黄疸茵陈冲剂,包括茵陈、制大黄、黄芩、甘草等。

2、中医治疗:

1. 湿热胎黄:

症状:目皮肤颜色黄而色泽鲜明或因湿重于热而见黄色略显晦暗、色泽不鲜,可有烦躁、哭闹不安、口渴、纳乳少、尿少色黄如桔色、大便秘结、唇红、苔黄腻,指纹滞。

治则:清热利湿退黄。

常用药方:茵陈蒿汤加味。茵陈、大黄、栀子、茯苓、大腹皮、泽泻、连翘。1.湿热胎黄: 而

2. 湿热内蕴、气血虚损:

症状:精神萎弱,嗜睡,呼吸困难,不能进乳,皮肤欠温,肤色黄,腹部膨隆,内有腹水,大便溏,舌淡,脉细弱。

治则:清热利胆, 益气生血。

常用药方:茵陈蒿汤合当归黄芪补血汤加减。方用茵陈、黄芪、生栀子、当归、茯苓、白术、丹参、党参、甘草、黄芩、大黄。

3.瘀积胎黄:

症状:神倦肢厥,身目色黄而晦暗,肌肤可见瘀点、瘀斑、拒乳或呕逆。可见吐、衄、便血,腹部膨隆,可触及微结,舌暗紫,指纹紫滞。

治则:活血散瘀, 疏肝利胆。

常用药方:血府逐瘀汤如减。桃仁、红花、赤芍、当归、柴胡、鳖甲、枳壳、莪术、茵陈、茯苓。

4 .胎黄动风:

症状:身目黄色日渐加重,神萎,嗜睡,尖叫,双目凝视,口角抽动或角弓反张,唇舌紫红,苔黄,指纹青滞。

治则:清热退黄、平肝熄风。

常用药方:茵陈蒿汤合羚羊钩藤汤加减。茵陈、栀子、大黄、钩藤、羚羊角、茯神、竹茹、菊花、生地。

小编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新生儿溶血病怎么治疗,新生儿溶血病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新生儿溶血病方面的知识,请关注小编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新生儿溶血病”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