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精品文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疮疡应该做哪些检查?
2015-09-18阅读:9819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疮疡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疮疡检查项目有哪些。以及疮疡如何诊断鉴别,疮疡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疮疡常见检查

以上是对于疮疡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疮疡应该如何鉴别诊断,疮疡易混淆疾病。

疮疡如何鉴别?

一、鉴别

一、疮疡与气血的关系 人身的气血是相辅而行的,是循经脉以内循环全身不息,它有内养脏腑、外营肌肤,具有维持生命,抵御外邪的作用。当气血循环作用被破坏,则气血运行失常,就形成局部的气血凝滞,阻于肌肉、或留于筋骨而发生疮疡,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由此可见,不论人体内部或外部气血凝滞,都可使人体发生疮疡;诸如痈、疽、疔、疖、流痰、流注、肿块等证的发生,都与气血凝滞的病理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此外,人体气血旺盛时,卫外能力强盛,肌肤外邪不易侵入,即使发为疮疡,也容易消散;如属脓肿,成脓期也易使毒势局限,破溃后也容易生肌敛口。但如气血虚弱者,卫外能力薄弱,肌肤就容易受各种外邪所侵袭,发生各类疮疡疾病。得病后气虚者阳气不能外达于表,局部抵抗能力低,毒势就不易局限,血虚者则难以濡养肌肉,溃后腐肉难脱,亦难以生肌敛口。

二、疮疡与脏腑的关系 人身是一个完整的统一机体,疮疡疾病虽多数是发生于体表的某些局部,但与脏腑却有着密切的关系。若脏腑功能失调,可以发生各种疮疡疾病,如《灵枢脉度》说:“六腑不和则留为痈”。《华氏中藏经》也提出:“夫痈疽疮肿之所作者也,皆五脏六腑畜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这就明确地指出疮疡疾病虽生于外,而其根源却与脏腑有关。

一般还认为,疮疡病人脏腑所处的状况不同,疮疡病情的深浅也有所不同。例如属于六腑不和而产生的疮疡,多在浅表、多属阳证,病情较轻,较易治疗;如由于五脏已伤所表现的疮疡,病变多在筋骨或称为阴毒疮疡,多属阴证,比较难治。在治疗上,如是腑证疮疡,可攻可泻;但如是脏证疮疡,宜补宜温。把疮疡分为腑证和脏证是为了准确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的,但临证上腑证与脏证是互相影响和互相转变的;今天被认为是腑证疮疡,明天可能转变为脏证疮疡,故

医者必须随时审察,在诊断治疗上随机应变。例如以痈疽为例,《灵枢痈疽》就对腑证转为脏证给以描述。它说:“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日痈”。“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日疽”。由此可见,痈证病在初期,五脏未伤,属腑证,但如治疗失当,则热气下陷,内连五脏,则为脏证,成为疽证,则难治矣。因此治疗疮疡必须掌握脏腑、阴阳。在腑证、阳证阶段,宜设法勿令其内陷于脏,成为阴证;即使是已属脏证、阴证,也宜设法使其从脏转腑,从阴转阳,这是我们治疗疮疡疾病的一点经验。

三、疮疡与经络的关系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与脏腑联系,外通四肢、百骸、五官飞九窍、皮肉、筋脉……等处,具有运行气血,联络人体内外各个组织器官的作用。因此,不论何种致病因素引起人体的局部经络阻塞,气血凝滞,都可发生疮疡。正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上说:“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可见局部经络阻塞,是疮疡病变的主要病理因素之一。而身体经络那一部分有了阻塞,那一部分就容易发生疮疡,故有按经络部位诊断和治疗的,如人中疔、委中毒等。

小编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疮疡应该做哪些检查,疮疡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小编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疮疡”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