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是穴没有特定位置,一般多位于病变附近。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功效:阿是穴有温经通络、缓解疼痛的功效,对于改善风湿病的痛症效果立竿见影。大椎穴位置:低头,颈部下端突起骨的凹陷处。功效:大椎穴能够提高阳气,补气益血,对于改善风湿病有很好的疗效。中脘穴位置:位于人体上腹部,肚脐上4寸的位置。功效:中脘穴能够调理经络、匡扶正气,对抗风湿邪气。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四横指。关元穴能补肾培元、温阳固脱,驱除体内寒气。命门穴人体的腰部,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命门穴有培元固本、强健腰膝的作用,可以改善风湿引起的关节疼痛。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膝眼下四横指。足三里穴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作用,能够增强免疫,对抗风湿。
2.1、以关节炎为主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斯惕尔病又分为幼年型和成人型,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
2.2、与感染相关的:如风湿热,莱姆病,赖特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
2.3、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血管炎。
免疫反应:机体对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物质直接或通过巨噬细胞呈递的刺激,使相应T-细胞活化,部分T-细胞产生大量多种致炎性细胞因子造成各类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破坏。遗传及患者的易感性和疾病的表达密切相关,对疾病的早期或不典型病例及预后都有一定的意义。感染因素:根据多年来的研究阐明,多种感染因子,微生物产生的抗原或超抗原,可以直接或间接激发或启动免疫反应。内分泌因子:研究证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调、与多种风湿病的发生有关。环境与物理因素:如紫外线 。一些药品也会导致。
1、治法:益气养阴,利湿通络。方药:丹参、薏米、党参、防己,麦冬、五味子、白术、木皿、秦艽、当归、威灵仙,生甘草。
2、治法:利湿清热。方药:慧米、桑枝,防己、连翘,知母、黄柏、茯苓、苍术,生甘草。
3、治法:清热疏风除湿。方药:生石膏,知母、黄柏、粳米,山栀、黄芩、秦艽、麦冬,桑枝、忍冬蘑,桂枝、甘草。
4、治法:散寒除湿。方药:鸡血藤、海风藤、桑枝,羌活、独活、当归、赤芍,秦艽、桂枝、川芎。
1、分指推和掌推。指推是指用大拇指指端,着力于一定的部位,通过腕部的摆动和拇指关节屈伸活动所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经络穴位上。
2、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对称用力,对一定部位和穴位进行一紧一松的拿捏。拿法刺激较强,常配合其他手指适用于颈项、肩部和四肢等穴位。
3、用手掌面或指面附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有节律的抚摩。摩法刺激轻柔缓和,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祛痹止痛的作用。
4、用手掌面、鱼际部分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直线来回摩擦。用掌或拳拍打体表。两手掌相对,夹住患者肢体一定部位用力来回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