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疗法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阳虚调理,阳虚体质
2017-05-25阅读:9553 学员编辑 收藏
一、阳虚体质吃什么
二、阳虚的症状有哪些
三、阳虚体质是如何引起

阳虚体质吃什么

1、阳虚体质可以吃胡椒韭菜等食物

胡椒性质温热、具有补益肾阳、温暖脾阳作用的食物适合阳虚体质人群。吃辣能够御寒,胡椒性热,味辛。明·李时珍称其为“纯阳之物,暖肠胃。”《本草经疏》亦云:“凡胃冷呕逆,心腹冷痛,大肠虚寒,四肢如冰等,诚为要品”。清代医家黄宫绣还说:“胡椒比之蜀椒,其热更甚,凡因火衰寒入,治皆有效。”阳虚之人,寒邪易犯,故食之亦宜。

韭菜对男性来说是大补之物。韭菜又叫做起阳草,就是说男性的阳虚的人,容易性功能差一些,这类人群吃韭菜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韭菜有很多作用,它温阳、壮肾阳,活血的作用也不错,还有,有的大便秘结的人,吃韭菜也有通便的效用,但是最重要的养生调理功能,还是它温阳的作用。

阳虚体质吃什么

2、阳虚体质可以吃杜仲等中草药调理

杜仲性温,味甘微辛,能补肝肾、强筋骨,对肾虚所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软弱无力、小儿肾虚两下肢麻痹以及妇女肾亏引起的习惯性流产者,最为适宜。正如明代医家缪希雍解释说:“杜仲主腰脊痛,益精气,坚筋骨,脚中酸痛。盖腰为肾之府,动摇不能,肾将惫矣。杜仲补其不足,益肾故也。”

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明·李时珍说过:“何首乌,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清代名医黄宫绣亦云:“何首乌,诸书皆言滋水补肾,黑发轻身,备极赞赏。”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3、阳虚体质适合的食疗方

一是花生红枣汤,材料及制法:连衣花生200克,红枣30~50克。红枣、花生同放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花生烂熟即可,功效温补脾肾。

二是鸡蛋猪腰粥,材料及制法:鸡蛋1个,猪腰1只,糯米60克。猪腰去筋膜切片,鸡蛋打碎加入调料拌匀,糯米煮粥,将成时加入鸡蛋、猪腰稍煮即可,功效补肾健脾。

三是鸽子鸡肉养肾汤,材料及制法:鸽子1只,鸡肉200克,烫熟青菜10克,鸡汤、精盐、胡椒粉、葱末。炖肉煮汤食用,功效补肾健脾。

阳虚的症状有哪些

1、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则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状态。

阳虚体质吃什么

2、完谷不化: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古人对此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食物的消化就好比要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好比是煮饭的锅子,而阳气就好比是煮饭用的火,没有“火”,米就无法煮成“饭”。所以当阳气不足时,则进入胃中的食物也就无法很好地“腐熟”(消化),而直接从肠道排出。

3、精神不振:阳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衰退,所以表现为萎靡懒动。

4、舌淡而胖,或有齿痕:体内水分的消耗与代谢,取决于阳气的蒸腾作用。如果阳气衰微,对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出现齿痕。

5、脉象沉细:阳气不足,不能鼓动脉管,所以脉象沉细无力。

阳虚体质是如何引起

1、饮食不得当,酷爱冷饮,尤其是在夏季爱吃雪糕喝冷饮。这些冷性食物进入胃部后会直接降低胃的温度,使得身体内部阴气盛行,反伤了阳气。同样的,冬季吃西瓜、冷饮等一样会损耗阳气,导致阳虚。

阳虚体质吃什么

2、生活起居无规律,现在的社会非常的发达,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离不开网络的,经常刷微博、朋友圈、玩游戏等,一直到夜里才睡觉。其实,熬夜不仅伤阴,更伤阳。因为夜间是我们体内阳气聚集的时候,此时只有按时入睡,阳气才能正常升发,如果休息不当,阳气无法升发,自然会导致阳虚。

3、滥用抗生素也会导致阳虚体质,一般来说抗生素有一定刺激胃肠的作用。从中医角度来讲,抗生素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因为抗生素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均为苦寒之性,口服之后,最伤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一旦脾胃功能不能正常运转,人体的生命力就会减弱,阳气也会减少,导致阳虚。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