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备孕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如何进行孕前自测
2015-11-04阅读:9749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如何进行孕前自测?孩子是两人爱情的结晶,其质量自然与你们的健康紧密相关。下面教你如何进行孕前自测。

如何进行孕前自测?

你的自我检测

对于准爸爸来说,你应带头检查自己的“软硬件”是否过关。具体点说,是看看自己在生殖功能方面是否存在隐患,例如阳痿、早泄、精液过多或过少以及睾丸异常等。 阳痿,在医学上被称为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大致可分为心理性阳痿和生理性阳痿两种。

心理性阳痿从客观上讲并不是疾病,只是男人偶尔脆弱的一面。如果你善于调节,放松心情,很快就能重新振作。而生理性阳痿则通常是疾病的产物,如阴茎异常、动脉硬化、高血压、前列腺炎、肥胖等。此种情况下,需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早泄是指性生活时精液泄出过早。这无疑会破坏双方的“性致”,而且对孩子的健康影响也很大。早泄也分为心理性和生理性两种,引起生理早泄的疾病有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等。

如何进行孕前自测_孕前夫妻自测怀孕率

你还应仔细观测一下小生命的源泉——精液。

一般说来,正常男子一次排出的精液量为2~7毫升。如果你偶尔一次射精量小于2毫升,可能是因为性生活过频而导致的供不应求。 但如果每次的精液量都小于2毫升,就属于病态了,应立即去医院确诊。当然,精液量过多也并非好事。过多的精液量通常是由精囊炎症引起,精囊炎症会分泌出大量渗出液,使精液增多,但质量却堪忧。

此外,睾丸是产生精子的地方。因此,无论是先天发育障碍还是后天的诸多因素引起的睾丸病变,都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帮助妻子自测 作为孕育小生命的主体,妻子的健康自然不容忽视。对于女人的事,你可能确实知之甚少,但关心并协助一下又何妨呢,因为毕竟孩子的健康是现在的头等大事。

她的月经正常吗

你可能很少关心过妻子“老朋友”的来去,但女性生殖方面的疾病,很多时候就是通过它反映出来的。经期的长短、精量的多少、经期疼痛,都能提示妻子身体的病变。

若月经周期过长,可能是因为黄体功能不全或子宫内膜炎症等;月经周期过短,就应警惕子宫是否发生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炎症等。经量过多可能是由子宫肌瘤、卵巢方面的疾病引起;经量过少可能是因为她根本就没有排卵,也可能是因为荷尔蒙分泌异常或子宫发育不全。

另外,你的妻子痛经厉害吗?

虽说这是很多女人都会遇到的事情,但如果疼痛严重,则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盆腔炎、子宫发育不良等有关,应及早陪她去医院检查。

她的白带正常吗

白带是女性生殖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晴雨表。它的量、味、色都能反应你妻子生殖系统,特别是阴道的变化。如果她的白带突然增多或者带着难闻的异味,很可能是患上了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糜烂、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如果白带的颜色变黄或黄中带白,也同样说明有炎症。若白带呈粉红色或者白色中带有几许血丝,那就更糟糕了,因为这很可能是子宫糜烂、宫颈炎,甚至不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并医治。

她有流产经历吗

如果有,那你就要检讨一下自己了,爱护妻子的身体是你的责任。无论是人工流产还是自然流产,对她身心的伤害都是很大的。特别是子宫,作为孕育宝宝的基地,需要你们共同呵护。如果是习惯性的自然流产,更是小心为妙。

备孕如何解压

·调试夫妻关系

如果你们双方经商量决定要孩子,则无论从心理上、生活上,夫妻双方更应多为对方着想,尤其是丈夫对妻子应体贴、照顾,创造一个愉快舒适的环境,让她有平和愉快的心态。

·解除生活顾虑

要孩子的决定做出以后,自然要经历一个从怀孕、妊娠直到生产和哺育的全过程。这个过程要占用你很多时间。这些时间将对你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较大影响。如果你预先有所计划,认为这一切都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太大的压力,你就不会为要一个孩子而顾虑重重。

·保持乐观情绪

在打算怀孕的日子里,夫妇双方尽可能放松身心,多找些乐子,多做一些有趣有益的活动,尽量减轻生活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让彼此都宽心、开心、顺心、安心。

除了以上的内容,下面小编小编提醒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带来健康的宝宝哦。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