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职场妈妈的育儿心经,年轻的妈妈们生完孩子后,还是坚持要上班,只有下班后才见到宝贝,在短短的时间如何培养与孩子的亲情,那么职场妈妈的育儿心经有哪些?小编告诉您。
一、上班前
1、肌肤之亲
上班前和孩子亲密接触,对他和你一天的心情都很有好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用手指轻刮一下孩子脸颊,可以对着孩子学猫叫,也可把能发声的玩具对着孩子耳朵使其发声。给孩子穿衣服时,可在其腋下或背部挠几下,使孩子体会到乐趣。肌肤之亲是让小宝宝感觉到妈妈关爱的最简单途径。
2、互相喂饭
孩子能吃饭的话,妈妈可将饭盛到勺子里喂给孩子吃,同时鼓励孩子喂给妈妈吃,这种喂饭行为十分温馨,可以锻炼宝宝的各种能力,初步培养了宝宝的孝心。
3、抱起孩子说“再见”
孩子知道妈妈要上班去了,会多么伤心啊!妈妈要抱抱孩子,对孩子说“再见”。即便孩子听不懂,也要给他讲明白妈妈离开的理由,“妈妈要去上班了,如果宝宝好好玩,好好吃饭,妈妈很快就回来啦。”
很多妈妈为了避免孩子的纠缠而偷偷离开,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因为孩子会一整天找妈妈,会因见不到妈妈而心神不宁,注意力不能集中。这种做法持续下去会使孩子形成整日找妈妈的习惯,再见到妈妈更是一刻也离不开了。妈妈应让孩子接受妈妈要离开的事实。
二、上班中
1、亲子午餐
宝宝由爷爷奶奶照顾已经让我们很放心了,但是老公每天中午都坚持回家与宝宝一起吃午饭,看着宝宝入睡后才离开。如果你或爱人工作地点离家较近,尽量中午回一次家。
2、遵守“想宝宝时间”
我工作单位离家比较远,中午没有时间与宝宝相聚,我会抽出一段中午休息时间专门想宝宝,感觉也不错。工作时间一到,把宝宝抛开,一心一意地干工作,效果很好。
3、打电话联系
孩子喝水了吗?鸡蛋喂了吗?闹没闹脾气?睡觉踏实吗?很多担心让你心烦意乱,把你担心的所有问题打电话回去落实一下。不过你要记住,隔会儿就打一个电话,这不仅会影响你的工作,使你在上司的眼中成为问题,在其他同事心中变得婆婆妈妈,而且会使宝宝的看护者怀疑你对她不够信任。所以最好每天选择午休时间打一次,语言控制在最经济的程度。
三、下班后
1、进门先叫宝宝
下班回来后,我会一边喊着孩子名字一边进门,即使孩子在睡觉我也会这样。宝宝会跑出来迎接我,我就捏捏孩子的脸蛋,抱抱他,通过肌肤之亲来让他体会到妈妈的存在。
2、工作不入家门
我的办公室,绝对没有孩子的照片、玩偶,绝对不暴露任何做妈妈的迹象。但是一回家,就会关掉手机,所有公务一概拒绝,不理朝政,不管是多诱人的生意。
3、同宝宝一同洗澡
宝宝已经3岁了,我可以经常和他一起洗澡,在水里尽情玩耍,宝宝会非常开心。如果你的宝宝太小,还可以在他洗完后帮他做抚触操。
4、“枕头大战”总动员
和宝宝一起玩有点“竞技”性质的游戏会让宝宝有成就感。试过用枕头“打架”吗?如果周末天气不好,或孩子太小,在一觉醒来后若没有工作安排,最好能和宝宝多赖在床上一会儿,把枕头扔向对方,同时翻滚着身体躲避枕头“弹药”。这游戏能锻炼宝宝的手眼反应能力和肌肉强度,并常常让宝宝乐得气喘吁吁。
5、每天最后的安抚
在宝宝睡前给他讲故事,对于白天没有爸妈陪伴的宝宝,这绝对是最好的补偿!还可以给宝宝唱催眠曲,让他在这种安静舒适气氛中进入梦乡。
四、周末
1、不能冷落游乐场
如果天天去游乐场,职场妈妈的时间不允许,即便时间允许,宝宝也会觉得索然无味。若偶尔为之或有规律地去游玩,比如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末去,孩子就会觉得十分向往。全家人一起去游乐场游玩,对孩子来说是十分有趣的事。最开心的就是左手牵妈妈,右手牵爸爸,宝宝的感觉好极了。
2、逛超市
妈妈经常要赶在周末把一周的食品和用品购买齐全。你若去超市,不妨带着宝宝一起去,请他和你一起挑选物品,一起付钱,并一起回家整理购买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教给他最基础的人际社会交往,让他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
3、拉上宝宝做家务
周末成为大多数职场妈妈完成大堆家务的额外劳动时间。所以妈妈们很容易为了洗衣服、收拾屋子就把宝宝一个人放在一边不管不问。我建议妈妈们在做家务的同时也要和宝宝说说话、聊聊天,或者让宝宝参与你的劳动中。既不会冷落他,又可以教他做劳动,也会让他感觉和妈妈在一起十分温馨。
4、和孩子一起做饭
平时的饭菜也许凑合一下就可以了,到了周末可不行!给宝宝准备一桌美味的周末大餐吧!如果宝宝2岁多了,就可以让他一起来参与做饭了,让他说出自己喜欢吃什么,并一起准备,或把部分材料当作玩具给他玩。比如,做面食时可以把面撕下来一点给宝宝,让他拿着面团尽情地摆弄出各种样子。
虽然你上班后与宝宝相处的时间少了,但你不必为此而歉疚,你照样可以做合格的妈妈。宝宝对你的感情并不取决于你们相处时间的数量,而在于质量,也就是说让宝宝跟你在有限的时间里享受无限的快乐,一个小时的快乐时光胜过四个小时的漠然相处。离别让宝宝知道期待,增加宝宝的情感发育。你大可专心工作,不要太在意宝宝,她会健康地长大。
职场妈妈育儿九忌
一、过早断奶
很多职场妈妈因为上班时间不方便喂奶,晚上睡觉喂奶又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影响第二天的上班质量。因此,只能在宝宝几个月的时候就断奶。其实,这样对宝宝免疫力的提升以及亲子关系的建立非常不利。
建议:职场妈妈在可能的情况下不要过早断奶。现在吸奶器很方便,母乳保存在冰箱里在国外是很普及的事情。自己麻烦一些,总比以后看到孩子体质弱、跟妈妈不亲要好。
二、把宝宝全权委托给老人或者保姆
上班族比较累,为了有充足的睡眠,很多妈妈把宝宝全权委托给老人或者保姆,包括晚上的时间。因此,有些宝宝和妈妈不亲。
建议:不要把宝宝全权委托给老人或者保姆。孩子的自信来源于安全感,而安全感最重要的来源是妈妈在宝宝3岁前给予的。过了这个阶段,再想弥补非常困难。
三、陪孩子的时候不能全心全意
不管多大的宝宝,对于妈妈是否在用心地陪他非常敏感。如果你全心全意,孩子会非常开心和幸福。否则,孩子就容易哭闹,实际上这是向妈妈提出的抗议。
建议:既然职场妈妈本身陪孩子的时间已经非常少了,那不妨下班回家,放弃一切杂念,全心全意地让宝宝拥有你的每一分钟。其实细算算,从下班到家再到孩子睡觉,一共才几个小时的时间。
四、试图用一堆玩具代替亲子时间
宝宝在小的时候尤其是一岁以内,对现实生活中的物品的兴趣远远高于对玩具的兴趣。很多职场妈妈平时没有时间陪孩子,想用玩具弥补一下,结果孩子不买账,还是粘着妈妈。孩子就是这样,他更需要的是妈妈,尤其是白天见不到的职场妈妈。
五、轻视育儿知识不知道怎么陪孩子玩
以前总说孩子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近几年西方的育儿书籍到了中国之后,才知道原来孩子有太多自身发展的秘密。他们的发展有他们自身的日程表、敏感期。
在相应的敏感期里,孩子会一直重复一件事情,直到熟练为止。比如他会重复的从高处往下面扔东西,会执著地往容器里放东西,会来来回回地往什么地方藏东西,更会不厌其烦地拣地上的小东西,尽管有些大人觉得很脏。
建议:妈妈应掌握相应的育儿知识。随着孩子的发展,在相应的阶段给孩子准备充分的素材。这样,孩子在前面走,妈妈从旁指导。孩子自身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妈妈也不会觉得累。
六、忽视陪孩子户外活动的亲子时间
户外活动是孩子学习人际交往的基地,人际交往的规矩和原则要大人教给孩子。很多老人或者保姆带的孩子这方面做的不大好。有些老人不合群,孩子自然也就不能学会很好地和别人交朋友。户外活动还是孩子大运动发展的战场。对于老人和保姆,安全责任最重要。所以,他们不敢放手让孩子随便地跑跳。这个任务只有父母承担最合适。
七、把亲子时间变成给孩子补习的课堂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第一是身体技能的锻炼,主要是大运动;第二是手的触觉训练,也就是精细动作;第三是语言的听力训练以及逻辑思维训练。
对于这几方面的训练,从日常生活中找机会,远比给孩子固定的字词句章来得重要。比如,让3、4岁的宝宝多做些拼图或其他精细动作训练,远比要求宝宝写字来得好。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手部肌肉还没有完全发育好。
八、把工作上的焦虑带回家
职场妈妈白天工作很辛苦,回到家本想能喘口气。结果还没坐稳,宝宝就开始又哭又闹。其实宝宝哭闹除了具体的问题以外,找不到原因的哭闹都是为了考验、确认妈妈的爱。这一点在刚上幼儿园或者换了新环境、遭受挫折的孩子身上尤其明显。此时,如果妈妈本身疲劳加焦虑,最后就会演变成一场战争。最后宝宝受伤,妈妈自责。此乃职场妈妈最大的忌讳!
九、上班出门不和孩子再见
孩子再小再难缠,走的时候一定要和他再见。这一点我深刻的教训就是,有的时候我哄他睡午觉,然后他睡着了我离开,到晚上很晚才能回来。结果那段时间宝宝就每次午睡醒了都大哭,晚上看我不回来甚至把拖鞋拿着放到电视柜上等着。尽管只有不长的一段时间,但是足以让我刻骨铭心。
有关职场妈妈的育儿心经内容,小编今天就介绍到这,如你想了解更多有关宝宝的健康内容,请关注养生之道。